阜阳市89家单位晒出“三公”经费账本

04.05.2015  14:53

  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关键时期的阜阳,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近两年来,阜阳市着眼全局,深入开展清政风行动,以建设法治、廉洁、效能政府为目标,着力在强化依法行政、高效施政、从严治政上下功夫,提升了工作效能、树立了良好风气、保证了政令畅通、增强了发展动力,为实现“皖北争一流、全省赶平均、同步达小康”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有权不可任性”,这是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流行语。“不任性”,首先需要明确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今年2月,市政府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新闻发布会,将所有行使行政职能的部门、所有权力事项一一向社会公布。发布后的“权力清单”,政府权力事项大幅精简。参与清理的48家单位共上报权力事项3825项,经审核减少1450项,保留2375项,精简37.9%。其中,行政审批由236项核减到134项,精简43.2%。

  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公开有度、监督有效。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阜阳市立足发展大局,突出重点,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推进依法行政,关键是要提高领导干部及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市政府坚持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定期学习法律、研究法律。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指标,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科学决策,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如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均采用举行听证、前期预测、效益评估、公开招标、合法性审查等方式,使决策经得起政策、群众和历史的检验。2014年,全市共评估重大事项130件,经评估,准予实施126件,暂缓实施2件,不予实施2件,有效降低了决策风险。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运用法治方法加强权力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近年来,阜阳市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梳理各部门执法权,大力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阜阳市已实现全覆盖,文化执法体制实施市级统一执法。同时,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全市56家单位将1783项含自由裁量内容的行政处罚权细化量化为5664项处罚基准,其中取消自由裁量空间、直接量化到点2368项。

   坚持高效施政,建设效能政府

  近日,颍东区居民陈文彦来到市社保基金征缴管理中心大厅,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您好,请问要办理什么业务?”“养老保险转移,材料在这儿。”“您稍等一下,这个业务办理要麻烦一些。”“下个月转?”“就这个月转。”

  工作人员看到陈文彦的材料齐全,立即给他办理了手续,五分钟左右就办理好了。“没想到能这么快,现在的办事效率高了,服务态度也比较热情。”陈文彦赞道。

  近年来,市人社局以深化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实现窗口单位服务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作风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好事,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好。”市人社局局长陈绪海说。

  高效施政是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的迫切需要。围绕建设效能政府的目标,阜阳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行简政放权,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效能得到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做好行政审批项目“接、放、管”的文章,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目前,阜阳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48项减少到94项,精简36.5%,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市。

  在此基础上,阜阳市强化政务服务,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2013年,在全市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的基础上,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流程再造,办事环节、提交要件、办理时限分别压减了17.78%、7.71%和81.02%(与法定时限比),项目平均办结时限为3.95个工作日。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政府投资项目“六分开”,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加快推进电子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575个项目实现网上申报。

  “马上就办”蔚然成风,“吃拿卡要”的衙门作风、“低慢拖差”的办事效率少了,立说立行、事不过夜多了……据统计,2014年市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各类办件186360件,办结186353件,办结率为99.9%。

  “一元钱就可开公司,大学生创业‘零首付’等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2012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朱嘉祺,一直有着创业梦,但受困于资金问题没能凑足注册资本。随着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朱嘉祺迎来了机会。

  朱嘉祺介绍,仅仅往市政务服务中心跑了两次,就将自己的阜阳市常青藤卉丰苗木有限公司注册了下来,多年的创业梦想终于圆了。

  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加法”,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以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例,2014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旨在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的措施陆续实施,民间投资活力被激发,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和资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6215户(不含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注册资本总额24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8.29%和122.16%。据统计,当年全省16个地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户数,阜阳市仅次于合肥市,位居第二。

  政风清促事业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做事不回避矛盾,强化责任担当,敢于较真碰硬、直面难题,下决心解决一些部门决策不敢拍板、矛盾不敢面对、项目不能落地、工作推动不力等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力优化了发展环境。

  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新增贷款、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首位,实现了争先进位的目标。今年一季度,阜阳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增长9.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5个和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存贷款等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他指标增速也都排位靠前。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

  2014年起,除涉密部门外,市直89家一级预算单位通过本部门门户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信息。那么,“三公经费”每年是涨是降?数据显示,2014年,市级“三公”经费下降18.2%。

  公开“三公经费”预算账本,是阜阳市推动廉洁政府建设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围绕打造廉洁政府目标,各级政府及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着力改政风、抓源头、强监督、严政纪、肃贪腐,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市政府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改革发展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廉政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意识,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抓好业务工作,又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切实强化“一案双查”,对领导不力、疏于监督管理,致使发生违纪问题和腐败案件的,同样严肃追究责任。

  财务支出、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这些都是违法违纪问题的高发区。以此为重点,阜阳市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治本之策,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真正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关进制度的“笼子”。

  完善公共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加强政府性资金和资产监管,做到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并公开、所有公共资金一律接受财政监督、长期沉淀财政资金一律调整收回、国有资产和企业一律从严监管;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制度方面,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等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招投标项目执行情况监督机制,加快推进“管办分离”,确保竞标单位资质合格、竞标过程公开透明、竞标结果公平公正、中标项目快速推进。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严明了规章制度,规范了权力运行,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的好转,为阜阳的加快发展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阜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