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稳步增强
近两年来,阜阳市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省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规划建设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着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明显提升,科技活动高度活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企业科研活动高度活跃。阜阳市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着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者、科研活动组织者、成果转化和研发投入者,引导全社会创新人才向企业靠拢,全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高度活跃。2014年,阜阳市工业企业1316家,比上年增加246家,同比增长23%,其中:有R&D活动企业86家,比上年增加22家,同比增长34.4%;有科技机构企业91家,比上年增加44家,同比增长93.6%。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占大多数,分别占全部工业企业、有R&D活动企业、有科研机构企业92%、71%、78%。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有1294家,占98.3%。
二是创新创业队伍不断壮大。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首次开展青年创新人才表彰,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组织实施“百人计划”,开展全市首创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吸引和扶持省外、境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阜阳创新创业。2014年,阜阳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万余人,同比增长10.4%,其中:R&D人员2877人,同比增长28.4%;企业科技机构中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分别为69人、215人、1337人,各同比增长76.9%、115%、42.5%。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1898.8人/年,同比增长26.7%,其中:研究人员556.1人/年,同比增长13.2%。同时从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数居多,占一半以上。分登记注册类型看,有九成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在内资企业。
三是研发投入R&D经费大幅攀升。随着经济持续发展,阜阳市加快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2014年,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5.2亿元,同比增长22%。使用政府科技活动资金3887万元,同比增长19.1%。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撬动作用明显,全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68%,使用政府资金占34.6%。
四是科技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主导领域,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试点省专项、阜阳市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攻关等技术开发重大专项,在中药现代化、新药创制、循环经济、新型材料、煤电化工等行业突破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阜阳市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专项20项,支持强度117万元/项。2014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5.5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2.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84%。组织突破了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幅上升。2014年全年专利申请量4331件,增长15.5%;专利授权量1310件,增长20.2%,申请量及授权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七位。科技创新有效带动了创新产出,2014年阜阳市开发新产品项目396项,同比增长99%;新产品产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23.7%;新产品销售收入1018.5亿万元,同比增长25.1%,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下一步,阜阳市将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结合。设立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在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方面争取有新的突破;三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指导意见,研究出台关于《加快阜阳市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校院所及企业积极投入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