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事业中闪光》——追记亳州市人防办干部李少光
安徽广播网9月27日讯 (记者:钱瑶;通讯员:孙素芳) 1975年,李少光出生在蒙城县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李长明是位退伍老兵,在村里当了20多年的支部书记。受到父亲的影响,李少光从小就敦厚实在,乐于助人。父亲李长明说: “本来他的工资就不高,但是帮助别人就是他的习惯。比如俺村里人去蒙城县卖菜,他只要在车上就帮人家付车钱,另外要是吃饭碰到人家他都付钱。”
高中同学戴学邦回忆说,体育委员李少光很细心,他在帮助别人时,从不会给对方带来负担,“很多同学都是在忙着学习。看我当时吃饭没菜吃,躲在角落里。少光看到这种情况,讲,咱是好兄弟好同学,有菜咱共同吃。平淡见真情。”戴学邦说。
李少光不论对谁都平易近人,有求必应。2007年,张森从部队转业到蒙城县人防办,对人防工作还很陌生的他找到了李少光的电话,抱着试试的心态,拨通了电话,“我打电话给他,他说你住什么地方。没想到,过两天他来了,他带了一些资料。我非常非常感动。他一直跟我谈到10点,他的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我可以踏踏实实地在人防干下去。”
可是,热心肠的李少光却从不提及自己的困难。妻子韩静静一直没有工作,80多平米的房子除一家三口外,还有家在农村姐姐家的几个孩子先后吃住在他家。上初中的儿子为此还打了3年的地铺,韩静静说:“俺家是男孩,他跟姐姐睡不方便,就睡沙发。有时候在地上铺个被,睡地上直到高中。”
工作再忙,李少光也从不忽略和孩子的交流。只要回家时儿子还没睡觉,父子俩都会聊上一会儿,韩静静说:“平时工作忙,一回家就跟儿子讲,你只要上课认真听,回家作业就会做,学习就没有压力。”
2012年,李少光的儿子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合肥一中。儿子寄宿上学后,韩静静就想出去工作,减少一点家庭的负担。她曾让丈夫凭工作关系,帮她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可是,李少光回绝了。韩静静说:“他说人家做生意的,人家有求于你的时候你就没办法回绝人家了。为了他的工作,我也能理解。”
结婚十几年,李少光只带妻子孩子出去旅游过两次,一次是八里河一日游,还有一次就是去离得近的云台山。可是,韩静静从不埋怨,在她看来,能吃上一碗丈夫做的面条,饭后俩人一起手牵手地散步就是幸福了。“结婚10多年,我们感情很好,他只要有时间,哪天不忙了,吃过饭他能陪我散步。一个男同志,他只要能抽出时间陪你,就能很好了。”韩静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