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四力”砺尖兵 守正创新务实功

23.06.2019  17:52

  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和重大任务。自2月中旬开始,安徽近500家宣传文化单位、3.46万名宣传文化干部职工踊跃参与,以实际行动锤炼“四力”,勤写好文章,同绘工笔画,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增强专业本领、锐意创新创造、培养优良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文化铁军,奋力开创安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把手带头抓,培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家

  沉入基层一线开展广电系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调研,设立《台长信箱》常态化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安徽广播电视台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四力”教育实践领导小组组长,扭住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宣传创新等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一项一项地改、一步一步地推,确保改革发展落地见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安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实施“一把手工程”,省委分管领导及省委宣传部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督导,带头动笔写文章,带头把增强“四力”落到实处,各市县党委宣传部、省直宣口单位“一把手”主动抓、班子成员协力抓,形成了领导带头、层层推进、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

  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信仰坚定。安徽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带头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春节后一上班,省委宣传部就组织省直宣口企事业单位400多名经营管理人员集中培训,还将陆续分批举办意识形态、新闻发布等培训30多期;省委讲师团组织“举旗帜·送理论”系列宣讲,5280名宣讲志愿者深入近2万个基层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分类分众分时宣讲1.2万多场,受众超100万人次……从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外宣、网信干部,到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经营发展等领域同志,各地各单位采取“读、听、看、写、讲”等形式,开展全员学习培训、共同交流提高,确保政治站位跟上党性要求、思想观念跟上形势发展、工作内容跟上需求变化、方法手段跟上技术创新、自身能力跟上使命任务。

  “作为理论宣讲工作者,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看家本领,推动这一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首要政治任务。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团团长燕少红说,“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善于把理论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把理论话语转化为百姓话语,群众才能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党的创新理论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拓视野强本领,造就锐意创新的“专门家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3月21日至4月2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火热开展,省内60家媒体100多名骨干记者及省外460多家媒体参与,多声部、立体式展示安徽春季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白天看走干、晚上读写想,安徽日报记者吴文兵感慨一路走来收获颇丰:“通过实践边采边发、移动为先,一次采集、多元传播等报道方式,我们进行了一次锤炼‘四力’的大练兵,进一步提高了全媒体报道的质量,增强了应用新媒体的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唯有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才能应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委网信办启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三周年“融媒体采访”,省市县20多名全媒体记者组成小分队赴六安、滁州、合肥等地深入采访,打造优秀融媒体作品;省文联在文艺界开展“到人民中去”主题创作实践,近千名艺术家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处开展文化活动,受益群众达20万人次……从新闻工作者主动推进媒体融合报道活动,到理论工作者广泛开展接地气的群众宣讲活动,再到文艺工作者常态化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安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注重分级分类,推出一批有针对性的抓手载体,推动教育实践工作走深走心走实。

  近日,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出版,首度呈现新中国70年治理淮河的恢宏画卷。该书主创之一、著名作家潘小平介绍,4位皖籍作家历经3年多时间,走访沿淮15个地市60多个县区,行程1.4万多公里,采访800多人次,经过精心打磨才完成这部作品。 “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走基层之路,常修智慧之眼,常思出彩之策,常练行文之功,才能创作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 ”潘小平说。

  改文风转作风,锻炼担当作为的“实干家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LED大屏,演员直接登上村中文化乐园大舞台,走进农民群众中间献上精彩节目。 5月24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主办,安徽演艺集团等单位承办的“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惠民演出来到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育殊直言:“不搞领导站台和讲话的形式,不让地方承担任何费用,不给基层增添负担,今年扶贫演出不一般,感觉和乡亲们的距离更近了!

  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既是持续不懈改进文风会风,更是培养持之以恒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省委讲师团创新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对学习积分、时间等不作强制要求,更加注重学习实效;安徽日报常态化开设“一线调研”“记者走江淮”等栏目,组织采编人员全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学校等调研采访,持续推出沾泥土、冒热气的报道……着眼解决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安徽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与“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等相结合,进一步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不仅身入基层,而且心入、情入群众,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的掌声。

  “不接天线就掉线,不接地气就断气。”省曲协主席、阜南县演艺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孟影常年坚持基层演出,她深有体会地说,“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天地在乡村,我们要做新时代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记者 张理想)

【专栏】增强“四力”在江淮

【专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原标题:锤炼“四力”砺尖兵 守正创新务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