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趋于下行
伴随着去年以来央行的多次降息,利率持续下行,银行市场整体流动性比较充裕。另一方面,“资产配置荒”问题凸显,可投资的优质资产减少,资产端风险加大,银行议价能力下降。可以说,2015年银行理财陷入了尴尬境地,其所面临的环境与2014年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年末行情”也并未如常出现。那么,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又将迎来什么样的走势?
回顾:季末、年末翘尾行情已成历史
今年42岁的张玉玲在省会拥有多家大型餐馆,经营有道的她同时也是某家大型国有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近两年我购买了500多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因为是私人银行客户,可以认购银行专门针对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但是我发现去年10月以来,一直购买的一款针对河北地区高端客户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已经从5.6%下调到了4.6%,对于我来说,收益确实下降不少。”张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研究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这款理财产品也是在自己客户经理的建议下购买的,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不到3个月的时间,预期收益下降了1%。
在私人银行高端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都缩水的背景下,普通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
在2015年的最后一周,虽然临近年末,但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依然少之又少,这与往年的情况大相径庭。据银率网统计,2015年12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5%,较前一月仅小幅增加了0.01个百分点,人民币结构性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5%,较前一月下降0.35个百分点,面临“破5”。从2015年全年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
据省会一家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多次降息并伴随多次降准,利率水平持续走低。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优质资产稀缺,银行理财资金陷入“缺资产”的窘况。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幅大幅下降,短期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而预期收益率则呈现明显的下滑之势。
据统计,尽管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依然在攀升,但增长速度已急速放缓。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为66512款,同比增长46.76%。2015年全年发行的数量上升至77860款,但同比增幅只有17.06%,远低于往年的增幅。在2015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人民币产品占比达到98.05%。分类型来看,非保本型产品依然占了最大的发行比例,该类产品2015年共发行了54063款,同比增长19.78%,在全部产品中的占比近七成。保本浮动型产品共16260款,同比增长18.33%,占比为20.88%。而保本固定型产品的数量则较2014年出现下降,2015年发行了7537款,同比下滑了1.3%,在全部产品中占比不足一成。从产品期限上来看,一年期以下的中短期产品,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占比继续提高,而一年期以上产品的数量则大幅减少。其中,1个月以内的产品数量大增,由2014年的3109款增加至2015年的4494款,同比增幅达到44.55%。1-3个月期的产品仍是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共有45462款,同比增长16.76%,在所有期限的产品中占了58.39%。3-6个月期的产品数量为18009款,同比增长18.47%,占比为23.13%。而12个月期以上的产品只有804款,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17.28%,占比也从2014年的1.5%降至2015年的1%。
今年预期收益下降已成定局
2016年年初,A股一度失守3000点关口,刺激了部分资金回流理财市场。对投资者而言,要追求稳定的回报,银行理财产品是现阶段比较稳健的投资选择,不过,投资者对收益率不宜抱有太大的期望。
“随着央行2015年连续5次降息,以及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金融巨头相继杀入,具有门槛低、收益高、风险趋零等优势的票据理财产品将成为‘稀缺资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坦言,银行理财产品早在去年股灾之后就陷入了尴尬境地。面对“钱多项目少”的现实,由于负债端成本难降,资管机构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压缩利差,甚至忍受利差倒挂。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今年一季度可能会开始新一轮的下调,因为在资产端收益率持续走低加上存量高息资产持续到期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不仅在边际资金上已经亏钱,如果再过一两个季度不下调理财收益率,整个理财池子都面临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