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图)
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
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
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
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
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
古银杏落叶似金毯:1400年银杏树下美得震撼
西安罗汉洞村观音禅寺内有一棵千年银杏树。近日,这棵14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下落满黄叶,像金黄的地毯铺了一地,来看落叶的人络绎不绝。虽然经历周末两天的蒙蒙细雨,银杏树叶大半已落,但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寺内的僧人也被美景吸引,为市民当起了免费“模特”,一派古韵景象。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8年),为终南山千年古刹之一,相传古银杏树为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所栽。
延伸阅读:古诗词中的银杏
我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与银杏有关的诗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陕西省蓝田县辋川村,他在《辋川二十咏·文杏馆》中写下赞扬银杏的五绝: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
宋代时,银杏大批移植到长江以北,直至黄河流域各地。因其形状似鸭子的脚,故又名“鸭脚”。
北宋诗人梅尧臣,字圣俞,曾写诗《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描述中原人民认识和栽植银杏的经过: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褎。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赋诗《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详述银杏被引种到京都(今河南省开封市)时的情况: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致远有余力,好奇自贤侯。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公卿不及议,天子百金酬。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今已遍中国,篱根及墙头。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惟当记其始,後世知来由。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
欧阳修曾得诗友梅尧臣寄赠“鸭脚百个”,如获至宝,思绪万千,欣然提笔写诗《梅圣俞寄银杏》相赠,抒发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君子之交的诚挚情谊: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
梅尧臣收到好友赠诗,依相同韵脚作诗《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答谢:
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懃。
宋代诗人张商英(又名张无尽)也曾作诗描述银杏: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河南净居寺筑台读书时,非常喜爱唐代道案、定易二人合栽的一棵银杏树,在银杏盛果时写道: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诗人视银杏树为擎天柱,比喻银杏种子为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对银杏“一树擎天”的敬慕之情和审美情趣。该树记录了唐宋名家苏东坡、名僧道岸和定易读书处。又有诗为证,集历史名僧、名家、名诗于一树。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瑞鹧鸪·双银杏》词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赋予银杏以人的品格,以双银杏比喻自己和丈夫: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以妙趣横生的语言作诗描述了银杏炭烤食用的情景: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
明清时期,农家盛行栽植银杏,既获丰饶物产,又达观赏目的。古诗《仲秋既望观园》中描述了沂、武两河沿岸的银杏园景观。诗曰: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 根蟠黄泉下,冠盖峙云天。干粗几合抱。猿揉愁援攀。下流遮高树,林荫苔成斑。蹼叶和风舞,累籽压枝弯。虫穿怯神奇,蝮螺岂敢沾。沧海时多易,古木麻彭年。天物假造化,沂埃有奇观。
原标题:陕西2棵古银杏落叶似金毯 王维曾在辋川咏银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