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方言词语溯趣》走红网络 为市民奉上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登录市民 论坛 ,点开《铜陵方言词语溯趣》的帖子,“落苏”、“三不知”、 “八货” 、“十供”helliphellip一个个带着铜陵乡土气息的方言词语映入眼帘,品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帖子里的文字旁征博引,让人对发帖网友“耿宏志”产生了兴趣。近日,记者采访了耿宏志,谈及铜陵方言和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耿宏志是江西人,今年已经67岁了,年轻时来到铜陵当知青,挑过圩埂教过书。而作为外地人,初到铜陵时与人沟通有一定困难,发现了铜陵方言很“难懂”。为更好的融入当地 生活 ,他从那时开始学习铜陵方言。改革开放以后,他留在了铜陵,开始系统的整理铜陵方言,发表了一些介绍铜陵方言的文章。谈到方言,耿宏志语重心长:“方言反映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民俗民情的载体。”
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铜陵地处吴头楚尾,铜陵本地话为吴语宣州片方言,天门、大通等地所讲的话接近安庆话,胥坝、老洲等地所用语言属无为腔。加上外来移民,铜陵市亦有江淮官话,比较接近普通话。
随着时间推移,耿宏志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会说不知道铜陵的方言了,方言仿佛以肉眼可察的速度在消逝。耿宏志思考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方言如何在年轻人中产生影响呢?儿子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上网络论坛,新浪博客,用年轻化的方式讲述铜陵方言。自09年起耿老师在新浪博客、铜都论坛上发文章,对铜陵方言作出了解读。他感受到网络论坛是文化交流的好平台,也为方言传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耿宏志告诉记者,现在铜都论坛和市民论坛合并了,作为版主他也在思考调动网友参与论坛讨论的积极性。在尝试中,耿宏志发现大家对于铜陵方言词语的发展历史的讨论热情很高,点击量和回复量都很高,所以他开始连载《铜陵方言词语溯趣》。耿宏志说,虽然有些人对方言的了解不深,但是只要对方言有兴趣、参与讨论就是好事,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对铜陵方言产生一些兴趣,对铜陵方言乃至民俗文化发展有所帮助。
《铜陵方言词语溯趣》的帖子一直置顶在论坛的首页,吸引了网友们的跟帖点赞讨论,截至目前,帖子已经被顶到106楼。跟帖、留言、点赞,交流中,大家网友亲切的称他为耿老或耿老师。网友“雪舞寒江夜”说:“耿老学识渊博,听您娓娓道来,回味无穷!”老牛76 说:“看了铜陵方言的溯源,才知其所以然,有趣!点赞耿老师的辛勤劳动!”网友对铜陵方言的广泛热议,俨然成了一道精神文化的大餐。网络论坛真正发挥了思想交流平台的作用,成为网络文明行为的典范。(记者 储著传 实习生 史艺敏 钟丽丽)
原标题:耿宏志和他的《铜陵方言词语溯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