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多举措保护探测环境
今年10月21日,安徽省铜陵市十五中的友好学校——澳大利亚宁根中学教育交流代表团的8名外国师生来到铜陵交流学习。位于铜陵气象公园内的国家基本气象站是历次外国师生参观的必选项,良好的探测环境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铜陵气象公园已在全国气象部门闻名遐迩,坐落于其中的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于2012年1月1日开始业务运行。观测场海拔11米,四周是成片的草坪,探测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观测项目有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云、天气现象、降水、蒸发、雪深、酸雨等。观测环境的改善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提供了有力保证。
作为气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立足当前,关乎长远。“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一样,都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铜陵市气象局局长徐进说。
2015年1月,铜陵市气象局在参加市规划局规划业务审查例会时得知,位于气象公园国家基本气象站周边的市委党校二期学员公寓拟建高度为48米,超过规范要求高度,与会气象工作人员当即提出异议,并在会上宣传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不久,铜陵市气象局接到了市规划局《关于征询市委党校调整方案意见的函》,市气象局依据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国家标准仔细查阅了建设图纸,反复商讨后确定市委党校调整方案中部分楼体建设影响了气象探测环境,于是将意见书面反馈至市规划局,针对党校修建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楼高控制范围并发函至市委党校,建议降低楼高,将该楼楼高控制在40米或将该楼位置由目前位置南移至距观测场围栏500米处。根据市气象局的反馈意见,铜陵市委党校对二期学员公寓设计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从而避免了一起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事件。
早在2013年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工作中,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是全省唯一一个获得满分(100分)的国家级台站。
满分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始建于1960年的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是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006年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该站原址位于铜陵县人民医院附近的小山丘上,观测场海拔37.5米。但随城市的发展,气象站逐步陷入高楼大厦的包围中,气象探测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有法可依方可有所作为。2009年,正当铜陵市气象局谋划迁站之时,《安徽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由省政府审议通过,并于当年6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规范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省级规章,为铜陵气象观测站的迁站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铜陵气象公园选址立项时,市气象局认为“气象观测场与气象公园二址合一,有利于气象探测环境长久保护”,并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作为选址的首要条件,积极向地方政府报告,并与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等部门多次沟通,最终获得立项批复。2011年,气象站迁至铜陵市开发区西湖新区。2011年底,铜陵市气象公园正式开工建设。
执法如山方能正本清源。为进一步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确保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长期有效运行,近年来,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全省率先开展气象“一法一条例两办法”执法检查,要求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对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等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查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执法检查,明确提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气象公园的旅游资源,为气象公园内的探测环境保护再加一道“防护锁”。同时,市气象局分别向市政府、人大、政协及有关部门发函,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与范围进行备案。2014年,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年,铜陵市组织多部门召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等相关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值得一提的是,铜陵市气象局于2013年成为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市气象局明确专人每周参加市规划局规划业务审查例会,从源头上把控规划建设项目对气象探测环境的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