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联运 使蚌埠产品通江达海
到站即出海,铁海联运使得出口通道更高效便利。去年以来,蚌埠市发挥铁路优势,大力推进“铁海联运”,铁路货运量明显增加。2014年全年,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实现吞吐量4428标准集装箱,其中发送已装货物的集装箱2214个标箱,是2013年全年铁海联运发送量的4.3倍。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的建成,与政协的持续推动密不可分。
历经了“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转型以及以扩大开放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型”的蚌埠,以进出口物资增长迅猛为表象的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市已与179个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而大量的进出口物资异地报关,却反映出了本市外贸环境发展的滞后性。“2013年1-8月份,蚌埠口岸进出口集装箱仅2822标箱,蚌埠铁路货运站仅发送国际箱292标箱,出口异地报关率高达94%。”这一状况引起了市政协等高度关注。
“铁海联运是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之一。它是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装运出口,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铁海联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污染少等突出优势。根据专家测算,在等量运输的情况下,铁路、公路、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同时,一个标准箱还可给港口地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00元。以鹿特丹等港口为例,铁海联运集装箱数量的比重达到了20%,而我们的铁海联运集装箱比重不到2%。”民盟蚌埠市委、民建蚌埠市委等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先后通过大会发言和提案等形式,呼吁加快推进蚌埠铁海联运,打造大通关、建设大口岸、推动大发展。
政协建议得到了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2013年11月,上海铁路局与蚌埠市共同推进铁路运能提升改造,开工建设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 2014年4月30日,在蚌埠市铁路南货场,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正式启用,成为华东地区首个正式投入使用的铁路无水港。
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是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纳税、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目前,二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无水港内还设立了海关监管场所,检验检疫部门提供通关服务,蚌埠海关监管区内的进出口商在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内就能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对没有海港的城市来说,铁海联运实现了铁路、海运无缝隙对接,把海港搬到了内陆,企业不出家门,货物就可以运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