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从废弃葡萄籽里榨出金

28.05.2015  09:43

  界首一农民利用葡萄酒厂、果汁厂等废弃的“葡萄籽”加工熬制,通过发酵、过滤、自然结晶提纯等,变成电讯电器所需的必要原料——

金刚:从废弃葡萄籽里榨出金

提起葡萄籽,人们都很熟悉。这些外壳坚硬的废弃物,牲畜不吃、沤粪不烂,就连葡萄酒生产企业也视其为“垃圾”。然而,界首市农民金刚却从中觅得商机,通过创办企业对其加工、提纯等,使这些看似一文不值的“垃圾”产生了惊人的效益。

 

午收前夕,记者来到界首市大黄镇筛子李小金庄农民金刚村落小工厂里,只听见机器不停轰鸣声,却未见有人在忙碌,只有一位40左右的孙大嫂在一旁观察巡视。

 

“现在正在对熬制的母液进行自然冷却结晶,过程需要4个小时左右。”孙大嫂告诉说,他们的加工生产流程并不复杂,先是经过7天的发酵,然后加热熬制,精细过滤,再到冷却结晶。最后能达到像白糖一样的结晶物,为达到高纯度,这样程序需要循环2-3次。

 

不大功夫,得到记者前来采访的时间,金刚匆忙从不远处的家里赶了过来,金刚告诉说,“别看我们的原料不起眼,设备也不是特别高端,但是产出效益可不少,很多电讯企业制造晶体喇叭及话筒,都用我们的产品。”

 

尽管厂址就是这处不是十分宽敞的农家院,但靠着加工废弃的葡萄籽,企业每年可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每提及此,身为鸿丰生物助剂加工厂创办者的金刚都难掩兴奋之言。

 

上个世纪80年代,家境贫困的金刚和哥哥一起与同村的伙伴赶赴江苏打工。虽然没有一技之长,可凭着踏实苦干的性格,金刚很快在一家金鹿电镀厂里谋到了一份做零活的差事。尽管哥俩的学问不高,但农村出身的他们能干又爱动脑筋,后因厂里所需生产原料酒石酸供货原料跟不上,厂长就交给了金刚哥俩搞酒石酸生产试验。

 

尽管很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但金刚还是按照厂长的指点,用洗脸盘、蜂窝煤等较为“原始”的装备,反复钻研、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一袋袋废弃的葡萄籽,硬是在金刚的手里,变成了厂里需要的酒石酸。不过,几年后,金刚回乡结婚成家,这一手艺被他搁置起来。

 

2008年,一直和电镀厂保持联系的金刚,听说随着电讯等行业的发展,酒石酸制剂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国内供应该类产品的厂家并不多。一个自己办厂供应酒石酸及其制剂的想法一下涌入了他的脑海。

 

没有启动资金,他就到处找亲戚朋友去借袋200多万元钱;没有土地,他干脆把自家的院子当起了厂房。经过多番考察的金刚,很快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然而,本以为就此踏上发家致富之路的他没想到,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初自己熟悉的工艺、设备早已被淘汰,那些“土方法”、“土装备”所能实现的产能和产品质量也已完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那时候我就想,变废为宝没有设备、技术确实不行,况且,钱也投了,力也出了,我不能失败。”创业之初便遭遇挫折的金刚并没有气馁,而是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提高生产水平:工艺落后,就去学技术,回来自己试验、琢磨;设备不行,就去参观考察,自主装配、调试……

 

“整整一年多啊,仓库里堆的货最多的时候有160多吨。”金刚说,好在经过努力,企业加工的产品渐渐达到了各个买方的要求,产能也慢慢步入了正规。现在,企业平均每月消耗的葡萄籽近100吨,能够产出40吨左右的酒石酸钾钠,畅销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电讯、电镀企业,有一部分甚至被中间厂商卖到国外。

 

“以前,葡萄籽在葡萄酒厂里都是难以处理的废物,现在我们买过来,每吨要八千多块钱,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已经让葡萄籽变废为宝了。”金刚说,据他所知,现在,葡萄籽的提取物,已经广泛用到食品加工等领域,下一步,他准备着寻求也考虑朝着这些方向发展,进一步将企业做大做强。(特约记者陈振强  本报记者季思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