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古汉服 传承古文化

29.09.2015  18:40

  如今,崇尚复古美正成为一种趋势。全国各地也不断涌现出复古人的身影,汉服协会就是复古达人们汇聚的一个载体。亳州也有一群钟情于汉服的个性达人。

   穿起汉服秀出复古美

  达人汇聚

  有时候走在街头,偶尔会看到三五个少男少女身着传统汉服,有说有笑地聊天、逛街或吃饭,他们举止文雅,缓步前行,仿佛古人穿越过来一样,看似有些另类,事实上他们是在对汉文化进行身体力行的传承。

  亳州的汉服爱好者自建了一个QQ群“华夏衣裳”,80多名汉文化爱好者以此为纽带,大家在一起探讨交流汉文化的精髓,感受汉文化的魅力,且不定期地穿起汉服,挽起长发,做一回个性的“穿越者”。

  汉服爱好者“紫陌”(网名)说,穿起汉服,整个人感觉立马不一样了,你想不斯文都难。“古时女子温文尔雅,按照汉时传统女子的着装习惯来打扮自己,能感受到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宜笑”说,我们都是汉族,对于汉文化的传承应该义不容辞,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年轻人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结合现代所学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华夏衣裳”发起人邓洋洋告诉记者,目前亳州的汉服爱好者以90后达人居多,也有少数80后达人,大家在一起有一年时间,一年来,除了在一起交流汉服的款式搭配以外,大家还常在一起交流对汉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一起追随先人的脚步重温汉文化的礼仪学问。

  在汉服爱好者的群体中,男性不多,张瑞是其中一位。他说,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千百年来,汉文化一直引导和影响着后人的举止,重温汉文化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张瑞说,除了和本土汉服爱好者聚会以外,他们还经常赴外地,与其他地市的汉服协会成员交流。

  邓洋洋说,虽然汉服爱好者在一起只是浅谈对古文化的理解,只能从穿着、言行上继承古人的礼仪举止,不能深层次地探讨古文化,但是大家都有一颗挚爱古文化、传承古文化的心,做这些,是希望从自身做起,以好的言行要求自己,提升自我素质。

   巧搭汉服

  网名为“拐个皇帝回现代”的汉服达人说,汉服看起来繁琐,但穿起来很舒服,有种飘逸之感。平时大家在一起常聊起汉服收藏这个话题。

  “你看我花了一个月时间自己缝制的汉服咋样,这颜色好看吧?”“你看我这件,刚在网上淘的,是不是特有韵味?”打开这个聊天群,不时能看到达人发的汉服图片,然后大家互相评论一番,很热闹,一幅幅美图也很养眼。

  邓洋洋介绍说,汉服中左侧衣襟与右侧衣襟交叉于胸前时,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作“交领”,“交领”显示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则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据了解,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邓洋洋说,汉服中把一件衣服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从外形上看,汉服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身穿长裤。现代人重拾汉服,大多数穿的是襦裙。

  汉服穿起来也是有讲究的。大的汉服概念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邓洋洋说,穿汉服时,发式、鞋履、配饰等都要与衣服相匹配,做到上下协调,才能穿出最佳效果来。(中国亳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