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禄普轮胎被曝以次充好 车企供应链管理面临考验

30.01.2015  18:59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全球轮胎行业中排名领先的邓禄普,目前正陷入一场有关轮胎产品质量的舆论漩涡,同时,由其带来的零部件质控管理问题也再引关注。

据中国之声 《新闻纵横》近日报道,来自住友橡胶中国常熟工厂的员工向媒体曝料,该企业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出现胶料混用、以次充好的情况。这一行为主要集中在2011年至2012年间。邓禄普的轮胎产品是由日本住友橡胶公司生产,据记者估算,该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在1100万条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邓禄普在乘用车市场的主要配套厂商有日产、丰田、本田、大众等多家企业,目前有相关整车企业已启动了调查。

一位熟悉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轮胎的技术含量较高,车企在监管时存在技术屏障,难以对其制造细节、制造工艺一一干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管难度。

开始自查轮胎质量问题

据了解,目前乘用车多使用子午线轮胎。该类轮胎由外向内主要分为:胎面、两层钢丝层和帘线层,其中钢丝层就像胎面的“骨架”,抗压力、耐冲击。而将“骨架”与胎体黏合的胶料就是子午线轮胎制造中的关键,因此要求非常严格。相较而言,使用更高级胶料的轮胎在抗撕裂性能、强度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价格也更高。

“目前我们内部已对这件事启动了调查,会在不久后对外公布调查结果。”邓禄普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上述媒体报道,在2011年至2012年间,住友橡胶常熟工厂在生产邓禄普轮胎时,存在胶料混用的行为,即将更低级别低胶料混合进更高级别低胶料中。

目前,邓禄普并未公布问题轮胎数量,根据官方此前披露的信息,“住友橡胶常熟生产厂,主要生产中高档轿车子午线轮胎,首期项目投资7550万美元,日产轮胎3万条。”以此计算,住友橡胶常熟工厂每年的年产量在1100万条左右。

在邓禄普公司官网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配套厂家包括大众、斯柯达、日产、本田等多家品牌。目前,记者在中国汽车质量投诉网上也发现,包括东风日产轩逸、广汽本田飞度、东风本田CR-V以及上海大众桑塔纳等多款车型都出现因邓禄普轮胎出现开裂或起皮的问题遭到消费者投诉。在25个投诉案例中,有13例是集中出现在2011年至2012年间。

牵涉其中的一家合资企业向记者表示,目前已启动相关调查,不过从目前的抽检情况来看,暂时没发现问题产品。“如果在后续的消费者信息反馈中,发现有集中性问题出现,将会视情况采取召回等相关措施。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主流整车企业的轮胎配套商基本都有3家左右,一旦其中一家出现问题,则会有其他的企业补上,短期内或将对整车企业的声誉带来一定影响,但如果问题持续出现,也会被整车厂清除出供应体系。

供应链管理迎挑战

“如果是公司行为的话,那很有可能出现大范围产品问题;此外,更可能是工厂运营时出现的问题。”一位熟悉轮胎市场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轮胎企业一般都是独立经营制,虽然在技术标准、生产原材料方面是公司统一制定,但在后续运营方面,不排除个别工厂为提升利润,出现违规行为。“如部分工厂选择胶料混合,可能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

“不过,即使是零部件企业的某家工厂行为,也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整车厂的影响是难以忽视的。”一家汽车企业的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终端消费者直接接触到的是整车产品,一旦车辆出现问题,消费者并不会去一级级追溯问题原因,而是将问题反馈给汽车品牌经销商。因此,零部件如果问题频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好感度。

实际上,整车厂在零部件管控上却似乎有心无力。“轮胎与其他零部件有些不同,大多零部件的技术标准都是由整车厂制定或者是供应商、主机厂共同制定,但轮胎的技术标准一般都是轮胎公司自己掌握。”盖世汽车研究院院长陈文凯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一般而言,主机厂只会给轮胎企业设定要达到的性能或技术指标,如风躁系数、滚阻系数、抗湿滑性等。由于轮胎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给主流整车企业配套的轮胎公司也只有十余家,较高的技术门槛使得整车企业在先期设计、制造工艺以及产品配方等方面无法参与。

据了解,目前韩泰、米其林等多家轮胎企业都是向整车企业实施“打包式”供货方式,但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方面的管理基本由轮胎企业自己主导。

“如果轮胎出了问题,整车厂会找我们,我们再向原材料供应商层层追溯(责任)。”韩泰轮胎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由于轮胎产品的特殊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整车厂的监管难度。虽然整车厂也会在供应商生产过程中随机抽检,不过在样件的实时测评过程中,仅限于抓地性、抗湿滑度、胎噪等几个方面,在耐久性方面难以实时评测。

自2011年锦湖轮胎的 “返炼胶”事件曝光后,多家整车厂都已将其轮胎的订单转移。而车企如何联手轮胎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也将面临全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