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重建有赖于我们这些人
用自己的血液去挽救一位陌生的同胞,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作为一个机会,它意味着奉献;而作为一种损伤,它对应着勇气。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程翠女士有奉献的勇气,在道德层面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好人的意义有时比英雄更直接、迅速,他们就像米饭一样养人,是我们每天都不能离开的。这个比喻是通俗的,更是亲切的,笔者不吝于用最贴近我们生存需要的语词,来赞美像程翠女士这样的好人,只因为他们不仅能安慰我们平常的日子,更能在危难时刻得到他们的挽救。而推动这个救命行为的第一力量,是个人道德。
现在,我们可以坦然面对“道德”这个词了,因为它就是现实生活。过去的岁月中,我们将很多类似“道德”这样美好的词语庸俗化了,甚至解构、消解了。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谈道德,未必是件愉快的事,因为和者寡。满口道德仁义的人,往往会被猜疑。这并非道德本身有问题,而是人有问题。一是说者,二是听众。前者可能因自身不足,无力承担谈论道德的重任;后者亦是因自身不足,而难以被美好的语言感染。“道德”一词,已经置身于长久的尴尬。这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可怕的。当美好事物不被尊崇的时候,假恶丑一定会在各种场合,帮助我们社交,进而成为一种做人的“方法”,成为一种人群里的“风俗”。比如善于说黄段子的人,往往会为宴席带来热烈气氛,等等。
笔者希望用程翠女士的奉献方式,去弥补自己道德上的缺陷,进而给自己以谈论道德的勇气。同时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关注、认可、效仿这种奉献的方式,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良性道德氛围。其实我们可能都切身体验过道德缺失的痛苦,并将责任归于社会冷漠。而社会并非真的冷漠,毕竟还有程翠女士,以及像我们这样心怀敬意的人存在——道德重建,有赖于我们这些人。
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