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和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候选人事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明德惟馨,根据省文明委工作部署,并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同意,省文明委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提名、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荐的基础上,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确定了65位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和25位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候选人。
为广泛征求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今天在《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日报》《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等平面媒体和中安在线、安徽文明网上刊登候选人的事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刊登全省道德模范选票、投票规则,接受群众投票。公示和投票从即日起到2015年7月26日止。
助人为乐类道德模范候选人
A01丁伟、刘荣萍
丁伟,男,1970年12月生,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青龙社区居民;刘荣萍,女,1972年10月生,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办事处八角台社区计生办主任。
14年来,丁伟和刘荣萍夫妻两人累计献血3万毫升,换了近30个献血本,总献血量已经超过6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在夫妻俩的带动下,90后的儿子也成了无偿献血的热心参与者。
每年世界献血者日或当地每次血库缺血时,总会有一对夫妻风雨无阻准时赶到亳州市中心血站献血,他们就是丁伟和刘荣萍夫妇。 2000年春节,刘荣萍第一次献了200毫升血,后来只要条件允许,她都会去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慢慢地就养成了按时献血的习惯。在妻子的带动与鼓励下,2004年丁伟第一次去无偿献血,虽然比妻子晚了4年,但每次丁伟献血量都比妻子大,很快后来居上,并且比妻子早几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及安徽省年度献血公益之星。 “自从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后,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丁伟说。夫妻俩除了献全血,还献血小板。 2008年11月,刘荣萍又在合肥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留下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丁伟、刘荣萍夫妇获评“安徽好人”提名奖、亳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
A02丁常青
男,1973年11月生,东至县大渡口镇人,北京贝盟国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常青在北京创业成功后,不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从2007年至今,他多次捐款用于家乡修路、救灾、资助贫困学生、关爱孤寡老人。目前已累计捐款800余万元,资助300余名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
19岁时,丁常青揣着100元钱只身赴北京打工,靠贩卖蔬菜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凭着良好的信誉,丁常青逐渐在北京站稳脚跟。致富后的丁常青不忘回馈桑梓。自2007年至今,丁常青多次为家乡捐款捐物,用于修路、救灾、爱心帮学、关爱孤寡。 2007年7月,池州发生特大山洪,他不仅自己捐款捐物,还动员身边的老乡捐款。 2011年12月,丁常青得知团省委正在发起“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公益活动”,当即捐资50万元。 2012年5月,他个人发起并首批出资50万元与池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共同成立常青青少年成长基金。当看到许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生活困难,他出资50万元在安徽道德建设基金会设立常青基金。目前,丁常青累计为家乡及社会捐款800余万元,先后资助300余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计划每年至少资助50名贫困大学生。
丁常青获评“第七届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中国好人”。
A03孙长江
男,1971年9月生,宿松县公安局五里派出所所长。
14年来,孙长江通过结对帮扶、联手帮扶和政策帮扶等形式,共帮扶特困家庭256户,与爱心人士一道让3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助26名失学儿童完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业,帮助23名特困高中生考取大学,个人捐款捐物累计35万余元,是享誉全国的爱民模范。
2001年3月,孙长江在走访中了解到,本该上学的小吴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于是从工资里拿出钱替小吴交了学费。后来,孙长江发现像小吴这样需要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单靠个人力量太薄弱,于是他将自己助学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妻子以及在广东开“艾美”涂料厂的弟弟,得到家人理解支持后,他创建了“艾美助学基金”,当年就在辖区选定了25名家庭贫困中小学生作为助学对象。 2008年,孙长江到五里乡派出所任所长,7名民警和5名辅警受他感召,分别同辖区特困家庭孩子结对。 2014年3月,在县公安局的支持下,孙长江发起成立了“孙长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同事、乡村干部及亲戚朋友纷纷加入他的助学团队,目前队伍已达122人。
孙长江获评“中国好人”“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成绩突出个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省公安机关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安徽好人”,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A04李东
男,1970年1月生,蚌埠市肢残人协会主席。
李东自幼左腿残疾,身残志坚的他熟练掌握了英、日、法、俄等9门外语,免费为下岗工人进行外语培训,开办“私人图书馆”无偿向社会开放,树起了自立自强、服务社会的好榜样。1997年春节后,李东在全国义务开通了第一条“振兴中华读书热线”,这条热线不仅成为人们的“心灵热线”,还成为为下岗工人进行免费外语培训的平台。在他的帮助下,蚌埠市1500多位下岗青工重新找到了工作岗位。 2000年元旦,李东把自己拥有上万卷藏书的书房改成“私人图书馆”,并订阅了30多种报刊杂志,无偿向社会开放,为喜欢读书的市民提供查询、借阅服务,并累计向学校、社区和残联机构捐书12000多册。 2013年1月,他启动“中国好人李东千场励志报告会”,深入机关、学校、工厂,走进省内多家监狱,为干部、职工、学生和服刑人员作人生励志演讲达150多场,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听众。李东还经常深入中小学,举办读书活动和知识讲座,向孩子们传授外语口语。作为政协委员的他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撰写的有关各类民生问题社情民意重点提案和优秀提案,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李东获评“中国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自强模范”。
A05杨同海
男,1963年5月生,宁国市美籍华人。
作为美籍华人数学家,杨同海一直心系家乡,关注贫困学子教育,他牵头成立中美两地助学组织,10年累计募集善款600多万元,资助家乡贫困学子6000余人次。
杨同海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教授。 2000年,杨同海回国探亲时,听说有乡亲为了给孩子读书而去卖血,心系家乡的他决心为贫困孩子们募捐。 2004年,他在宁国创办了“中美爱心教育促进会”,同时在美国注册“家乡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之初只有杨同海一人,既要建网站、联系受助学生,更要四处奔波拉捐款。辛苦的努力逐渐得到回报,在他的爱心感召下,周围的同学、朋友和邻居纷纷慷慨解囊,甚至来自加拿大、德国、以色列等地的热心人士也纷纷加入他的助学行动。不仅如此,杨同海还十分关心受助对象的学习生活状况,定期与他们联系,回到家乡后总要抽出时间上门探访,这些年他和志愿者们走遍了宁国各个乡村。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杨同海还提倡“爱心传递”理念,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受到资助的学生开始回馈社会。
杨同海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
A06张宝
男,1981年3月生,江苏九鼎环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经理。
作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库志愿者,张宝不顾车祸后的身体虚弱,依然为配型成功的韩国患者捐献骨髓,大爱无疆的捐献义举成就一段中韩友谊的佳话,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韩国期间特地点赞了张宝的义举。
张宝还在读大一时就填写了造血干细胞(骨髓)志愿捐献书,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捐献志愿者。 2008年5月,已毕业工作近4年的张宝被告知造血干细胞样本和一名韩国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希望他捐献骨髓。然而就在打算去北京捐献之前,他却意外遭遇了严重车祸,1个半月后,不顾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张宝放下手头所有事情,冒着严寒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抵京后,他不顾劳顿直奔造血干细胞采集指定医院,进行捐献前的一系列准备。 2010年1月,张宝捐献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被送往韩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张宝也成为中华骨髓库当年首例涉外捐献者、第一位给外国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安徽人。十几年来,张宝坚持无偿献血,总量已达6000多毫升,并动员60多名亲友成立淮南市张宝献血志愿小分队,先后资助了16名青海、西藏等地的贫困学生,出钱出力免费维护淮南市革命烈士遗址。
张宝获评“中国好人”“心动安徽·最美人物”。
A07张景兰
女,1948年10月生,安徽省人大退休干部。
张景兰曾是安徽省人大机关工会主席,在任期间动员同事资助了250名皖南贫困山区的女童;退休后用结余工资和拾荒所得又先后资助了171名贫困学生。 17年来,受她感召的爱心人士通过她帮助了700余名贫困山区孩子重圆读书梦,张景兰也因此被人们称作“拾荒主席”。
1998年,张景兰参与了一次省人大对口帮扶皖南绩溪县的活动,在得知有许多女孩因为贫困没有上学留在家里干活时,同样是出身农村的她被深深震撼,并在返回合肥后动员机关同事共同资助贫困孩子。退休后,4000多元的退休工资扣去每月房贷2500多元,还要赡养88岁的老母亲,张景兰的退休生活捉襟见肘。当了解到可以捡拾废品资助贫困学生后,没有来得及考虑自己正处级退休干部的形象,张景兰马上配置了一套捡拾废品的工具,走街串巷捡拾塑料瓶、废纸板,10次卖废品的钱攒下来竟然500多元,足够一个女童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找到捡荒助学的路子后,张景兰觉得自己的助学梦可以继续走下去,从此合肥的大街小巷、社区商场多了一位四处“拾荒”的工会主席。面对别人不解的疑惑,张景兰说:“我从没在意我处级干部的面子,我在意的是我多捡一点废品,山区的贫困孩子就能多买一件新衣服、多吃上一顿好饭菜。”靠着结余工资和拾荒收入,退休后的张景兰又资助了171名贫困学生,这里面有偏远山区的贫困孩子,也有监狱服刑人员的子女。
张景兰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
A08苗勇
男,1972年7月生,太和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
作为捐献遗体作最后党费的优秀党员苗为民的儿子,苗勇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一直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结对帮扶服刑人员子女,发起成立了“苗为民爱心社”,为社会公益事业而不辞辛苦。
长期从事犯罪侦查与预防工作的苗勇,在惩治犯罪时刚正不阿,但是在对待服刑人员子女时,却露出了别样的温情。多年来,苗勇放弃节假日休息,走访摸排建立了特困服刑人员家庭档案,他与妻子长期帮扶一位服刑人员的两个孩子,帮助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苗勇以父亲的名义发起并创办了“苗为民爱心社”,将家中的空屋清理出来,无偿提供给农村特困孩子上学居住,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小屋”。他和其他社友帮扶贫苦学子40余人,孤寡老人、老党员200余人,捐献图书1000多册,开展大型义演、义诊、义捐活动1500余人次,实现了3例遗体器官捐献,85例达成了遗体器官捐献意愿。
苗勇获评“中国好人”“2011年度全省检察系统先进个人”“2014年度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A09荐雪梅
女,1977年11月生,濉溪县启言聋儿语言康复中心负责人。
荐雪梅从事聋儿语言康复工作近20年,她以爱心、耐心和恒心,让500多名聋哑儿童告别手语,能听音说话,300多名聋儿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融入社会,给众多家庭带来了希望,被誉为聋儿的“启言天使”。
2003年,荐雪梅受7名聋儿家长邀请来到淮北,以家教形式训练7名聋儿开口说话。伴随着一个个聋儿走出无声世界,众多聋儿家长慕名而来,荐雪梅决定在淮北创办聋儿语言康复中心。面对一群0岁至3岁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听音也不会说话的孩子,荐雪梅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孩子只要生病,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夜晚,她都及时送诊,常常整夜不能睡觉。语言训练往往是机械性的重复,比较枯燥乏味,荐雪梅总是用积极饱满的态度面对学生,一遍遍用专业技巧,引导聋哑孩子开口说话。她不仅教听障孩子们听和说,还因材施教,对孩子们进行全面康复训练。康复效果就是最好的见证,在荐雪梅的努力下,这些年已有500多名聋哑儿童先后回归有声世界,顺利地走进小学、升入中学,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聋儿康复领域也十分罕见。荐雪梅的启言聋儿语言康复中心被认定为“安徽省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阜阳、宿州、河南等周边地区的聋儿家长也纷纷慕名将孩子送来。
荐雪梅获评“中国好人”“第四届淮北市道德模范”、2013年度“心动安徽·新闻人物”。
A10洪波
女,1969年11月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工程师。
洪波致力于西部教育状况的改善,发起创办了具有鲜明助学特色的组织“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目前这个温馨的网络大家庭已有20多万名捐助人、1000多名格桑花志愿者以及许许多多热心的网友,不仅募集资金8000余万让22万余名西部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她还带领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促进贫困学生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全面发展。
2002年,洪波作为第一批全国招募的志愿者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在行走青海的过程中,洪波看到了众多因贫因辍学挑起家庭重担的女孩子,在尽个人所有帮助贫困孩子的同时,洪波想到西部地区还有许多这样贫困的孩子,谁来帮他们一把? “不如做个网站,把孩子的信息放在网上公布,让网友认捐,辅以网上监督,使捐助过程更加透明公正。 ”在大连志愿者于峰帮助下,很快开通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网站奉行严格的账目公开原则,一丝不苟地对待捐款者的每一笔钱,包括一分钱捐款人,都能在网上看到自己的捐款去处。在口口相传下,“格桑花西部助学”行动渐渐广为人知,从当初每年资助千余名孩子,到现在每年有超过5000名学生得到“格桑花”的资助。随着国家在藏区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三江源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课堂,救助会的捐助对象逐渐从小学生、初中生转向高中生,救助内容更加关注贫困孩子的能力拓展,她发起的“主题拓展营”“护花行动”等主题实践项目,帮助西部孩子们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洪波获评“中国好人”,入围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