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都是学区房,三大陷阱揭秘
家长看重学区房,这就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自然就有开发商钻空子。用商业住宅混淆普通住宅,拿高中名校宣传“学区”,限期签约和挂靠“名校”……在遍地都是“学区房”的现在,开发商制造宣传陷阱和打擦边球的现象屡见不鲜。
工商介入融科城“学区纠纷”
这个新学年,当学生欢欢喜喜走上课堂时,有一部分家长正在为了孩子未来的教育辛苦维权。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经开区的胡先生听说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和45中正式签约融科城之后,便加入了数千人排队抢房的队伍,“火爆程度超乎想象”,胡先生告诉记者,当时经开区周边楼盘的价格最多也就是每平方米七千多元,他买融科城的房子当时是八千多元一平方米,“这还算是比较便宜的,高的达到9500元/平方米”。胡先生说,融科城的房子前年就已开盘,今年在顺利签约六安路小学和45中之后,开发商就以学区房来包装新开的楼盘。
胡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购买融科城的房子也正是冲着学区房去的,当时大家只是被告知这里有名校分校,但是却没有人提分校签约期限的问题。直到8月份,有业主发现该小区前期所宣传的小学及初中学区均设有时限,签约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和45中分校的时限分别是8年和6年,并且小学只能在一年级入学。
也就是从8月份开始,感觉上当的业主们就开始了集体维权抗议活动。据记者从合肥市工商管理局了解,融科城用学区概念打广告也涉嫌违规,目前辖区工商所已介入该案进行调查处理。
去年20家“傍名校”楼盘被查
学区是块香饽饽,同时也是个烫手山芋,合肥之前就有不少楼盘因为打“学区”主意被查处。
据了解,去年11月,合肥市规划局、房地产管理局、工商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项目规划、销售信息及广告宣传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在销售广告中使用“名校”“学区房”等违反义务教育平等原则的广告宣传语。
今年2月份的专项整治中,相关部门在对全市6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60个项目检查中,发现2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问题,随后依法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了处理。
不过即使进行了查处,形势也没有改变。学区房在楼盘销售部和不少买房者的心中,似乎仍然是一块“金字招牌”。
究其原因,这和如何界定“学区房”宣传有关。工商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房地产商发布广告时,备案中都不会出现“名校、学区房”的字眼,但往往进行口头宣传等变相广告,这就造成了取证难。目前主要通过各辖区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以及市民举报,一旦发现都会依法处置。
揭秘:上学之路要避开“坑坑洼洼”
“经常会接到一些朋友电话,问我哪个楼盘是不是某某学校的学区,有没有年限。”合肥市教育系统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在买房时不再只听开发商一家之言,而是在咨询后才考虑出手。那么目前合肥市的“学区房”常见的宣传陷阱和政策擦边球有哪些?一位教育业内人士叶先生向记者进行了揭秘。
陷阱一:高中学区 坑人指数:★★★
“经常有人说某某小区的学区是合肥八中、合肥一中,这其实是没有搞明白学区的概念。”叶先生告诉记者,实际上,高中没有学区之说。初中和小学阶段,如果房子在学区内,学生可以免试上学。但是高中都是通过中考成绩录取的,决定你能否上这所高中学校的不是房子,而是中考成绩。
当然,这个陷阱一般只能骗到投资型的买房者,家有子女上学的家长,除了希望孩子上学离家近些,一般不会认同这种学区房的。
陷阱二:商业公寓 坑人指数:★★★★
“一个小区里90%的楼房都是学区房,但是还有10%的房子可能属于商业住宅,那就没有学区。”叶先生说,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要注意。
叶先生曾遇到一个情况,合肥一个小区是某个小学的学区房,但是在小区外围还有两栋酒店式公寓楼,公寓楼虽然也和小区是一个整体,但是却属于商业地产,只有40年产权。家长买房时销售人员告诉他,公寓楼和小区一样都是学区房,家长购买后才知道商业地产不算学区。这种情况在公寓楼楼盘销售时经常能够看到。
叶先生建议,如果想识别商业住宅还是普通住宅,最直接的办法是看房产证上的用途说明和使用年限,一般70年产权的都是普通住宅,40年或者50年产权的属于商业住宅。
陷阱三:限期挂牌 坑人指数:★★★★
“现在很多好的学校在其他地方挂分校牌子,会有一定的年限,年限过了,分校和名校也就没什么关系了。”叶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签约挂牌学校存在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出于招商引资需要,开发商明确要求要有牌子响的学校来带动销售和影响力。有的则是出于均衡教育考虑,通过挂牌的形式,让名校的影响力和师资来带动新建的薄弱学校起步。等学校站稳后,再撤回名校的招牌。
不过这种挂牌一般都有年限,过了限期后,新校会回归自己的本校名。这对学校教学来说没什么改变,只是名字换了而已,更多的影响是让楼盘的升值潜力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