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跨越赶超的“合肥速度”

11.06.2014  14:34

  新闻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犹如逆水行舟,退让就是失败,迟疑将遭淘汰。

  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披荆斩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工业立市、创新驱动、县域突破……敢于碰硬,攻坚克难,在腾身而起、大步迈进中,“合肥速度”赢得世界目光的关注。

  上网搜索“合肥速度”,2580万个相关链接跃然眼前:GDP增长、投资增速、财政收入提高、工业大项目投产、道路建设、办事效率……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合肥实现了转型发展的“又好又快”!

  咬定青山不放松,扭住发展不动摇。合肥走上了一条“创新、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路子,翻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征途上迈出了“合肥脚步”,刷新了“合肥速度”。

  经济“加速跑” 立显“马太效应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可以梳理出合肥经济增长在岁月中的滚烫足迹——

  1978年合肥GDP突破10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元,2003年超过500亿元,2006年一举跨过1000亿元!

  从10亿到百亿,历时16年;从百亿到500亿,用了9年;从500亿到1000亿,仅用时3年。

  到了今年,仅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就突破了1000亿元!

  今年1~4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700亿元,增加值680亿元、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700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637.4亿元、增长24.2%;财政收入312.4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7.6亿元、增长29.3%。

  超哈尔滨、石家庄、长春、西安,生产总值居第10位;

  超福州、石家庄,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第10位;

  超哈尔滨、福州、长春、济南,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居第10位;

  超南京,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第2位;

  …………

  合肥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大多从第17位、第18位,提升至或逼近前10位,“新跨越、进十强”的蓝图正日渐清晰。

  高质、高速、高效,引来投资合肥的龙头企业盛赞连连。在滨湖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工仪式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感慨地说:“合肥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双方创造了新一轮的‘合肥速度’!”“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11天。合肥市的办事效率之高、合作态度之诚恳,让联想人十分感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对项目在合肥的进程赞叹不已。

  在全国,加速追赶的步伐从未停歇,“合肥速度”一马当先;在全省,经济总量更是牢居第一,领头羊、排头兵地位愈加稳固。

  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

  产业“爬楼梯” 爆发“倍增效应

  5月29日中午,在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德邦物流呼叫中心”,大厅里近百名年轻人正在紧张忙碌着。接单、核实、调配、发货……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这群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瞅准了发展大趋势,积极投身电子商务这一“朝阳产业”挥洒青春汗水,而合肥正在打造“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为他们提供了圆梦的大舞台。

  合肥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升级是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谁做好了“”和“”的文章,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创新驱动”等战略,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合肥参与区域竞争、抢占高端市场的主要路径和提升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推动产业升级,合肥始终快马加鞭。

  传统产业华丽转身,突出家电、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三大重点。合肥推进家电智能化改造,一手抓家电企业产品调整和技术改造,一手抓招大引强,力争把合肥打造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家电生产基地;推进汽车和装备制造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支持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优化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

  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走“引进、培育、示范、支持”四步棋,合肥立足于引进,集聚国内外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制定培育计划,选择高成长性的本土企业采取综合手段给予扶持,催生一批“种子期”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小巨人,把“盆景”做成“风景”。

  现代服务业大步提升,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在精心培育下,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养老健康、体育休闲等一批产业茁壮成长。

  产业的“大升级”爆发了“倍增效应”。今年一季度,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9.9%,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增长54.1%,建筑产业化增长64.7%;服务业引资比重明显上升,总量达到466.9亿元、增长47.6%,占全市引资总量的58.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城市“长个子” 凸显“乘数效应

  走出合肥火车站,驾车驶出站前路、全椒路,进入东一环,在快速通行的一环路上,两边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大气之景,顺着匝道开上马鞍山路高架,走上刚通车不久的包河大道高架,一路向南疾驰,仅仅十多分钟就到了环巢湖大道,眼前亮出一望无际的巢湖美景……

  城市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合肥市民倍感振奋,外地游客亦感惊喜。连常在合肥跑出租的“的哥”都感慨:“合肥变化太快了。我们有时也会犯糊涂!

  合肥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宏伟愿景,以“1331”市域空间新格局为规划指引,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思路,锲而不舍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强力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经济强了,发展快了,城市大了。自开展大建设以来,全市累计完成1000多项工程、总投资近2000亿元,城市建成区由224.7平方公里扩展到393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24万增加到385万。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做地图绘制工作的人士都感到“头疼”:“合肥市的网上城市地图每年都要更新3~5次!

  打通“主动脉”,健全“微循环”。合肥通过道路交通大建设,包括高架、出城口、三环路网等在内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区道路骨架实现了“”字形向“”字形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主城区通向四个组团和滨湖新区的“一刻钟快速交通网”初步形成,“三环多放射”的城市动脉交通网已形成;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施工齐头并进。

  对外交通方面,合肥水、陆、空交通建设全面推动,正由一个“通过式”的交通节点,向承东启西、接转南北“放射式”的交通枢纽转变。

  合肥大建设持续发力,这种踏石留印的干劲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改善了城市面貌,增强了城市承载力,提升了城市辐射力,形成了城市集聚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需求的拉动下,就业、民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持续显现。合肥在做“”的同时,走上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

  城乡“手挽手” 衍生“溢出效应

  5月31日的三十岗,忙碌了一周的市民纷纷自驾来到桃蹊水果农场,休闲、旅游、放松,品尝着甘甜而又地道的三十岗西瓜。在这里,都市农业的发展让当地农民“摇身一变”成老板。这一幕幕,在一边忙活的李向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自成立西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她让“合肥瓜”远销国内外,带动周边大量农户就业与致富,自己也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变为令人羡慕的“西瓜大王”。

  李向梅,既是成功的创业者,也是政策的受益者。面对“城富乡穷”二元结构的“怪圈”,合肥将“县域突破”战略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现“大手拉小手,城乡齐步走”。

  县强,才能市强。合肥坚持县域突破战略,壮大优势工业,逐步提高五县(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2013年,县域经济总量1580亿元、占全市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0亿元、占全市37.5%。行政区划调整后,及时出台和实施支持巢湖、庐江发展的“十大政策”和“十大工程”,巢湖、庐江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目前,五县(市)全部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中部百强县,其中肥西、肥东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以城带乡,互动双赢。我市发挥农村独特优势,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资源支持和生态屏障。积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了一举多得。

  合肥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军突起,家庭农场达到770家,新增农民合作社和联合社4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274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95个。

  一批产业化经营的“佼佼者”应运而生。从孵鸡到养鸡,从母鸡深加工到连锁快餐店,农业产业化将“老乡鸡”这一“合肥品牌”在全国一炮打响,被誉为“中国式肯德基”;肥东现代牧业奶牛养殖示范场,拥有全国首个“空调牛舍”,成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单体牧场……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舰队”,合肥县域经济发展“破茧成蝶”,不仅成就了小农经济到农业产业化的“展翅高飞”,还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比翼齐飞”。

  农村富了,农民乐了,农业强了。在县域突破和统筹发展中,合肥经济社会发展衍生“溢出效应”,不断为“合肥速度”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