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零距离共享“云”资源

03.04.2020  00:31

  担心去门诊交叉感染怎么办?手指头点点“互联网医院”,即可在线问诊。疫情严峻,交通不便,县城患者咋享受大城市的医疗资源?  “影像云”“专家云”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疫情伊始,我省积极利用“互联网+医疗”,让更多老百姓“零距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线上问诊,医疗服务推向“移动端”

  “互联网医院太方便了,吴医生看得也很细心,不用来回跑,真的很省心!”近日,肥东患者王女士连连称赞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线上给王女士开具中药处方,交代了药物的服用方法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这些药直接快递给她,一周后再通过线上复诊。”安徽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吴飞虎说。

  疫情期间,不少人担心去医院看病会不会交叉感染。为方便患者就医,我省于1月24日在省立医院、安医大一附院、安医大二附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五家医院,紧急开通互联网医院发热咨询门诊,专家在线为发热患者提供免费问诊咨询服务。截至目前,疫情期间全省互联网医院累计问诊量达到35483人次,发出2040个处方药品。

  “抽血、超声检查都开好了,药也开好了,现在只能开3个月的药,给您开了4盒,这是国家4+7药品,您可以放心用。您的化验检查单我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看到,结果出来再联系。”3月30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线上诊间”正式启用,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叶珺在“线上诊间”回复患者夏女士。

  记者在安医大二附院互联网诊间看到,诊间内整齐划一地设有20多个医生工作站,专家们如同一个个接线员,耐心为患者进行着解答。

  “线上互联网诊间可以让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省级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医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接诊,实时在线的医生可以更快地处理患者需求,节省各项成本、改善就医体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线上诊间”也可接受初诊咨询,复诊患者线上开具检查申请单,线下直接排队检查,节省挂号排队。未来,医院会把更多医疗服务推向“移动端”,一站式服务将更加丰富。

     “云”端会诊,家门口乐享优质资源

  “1月19日,宿松患者舒女士发热3天,1月28日CT检查,即刻上传影像云请求会诊,会诊考虑为新冠肺炎可能,建议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后来证实是新冠肺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刘斌回忆道。

  “患者在基层医院完成肺部影像检查后,当地医院将检查影像即时上传到了安徽省影像云远程医疗平台,向我院放射科团队请求协助,进一步判断病情。我们收到后,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远程会诊。”刘斌告诉记者,通过云端平台,患者可以共享大医院的专家资源,同时积极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和会诊功能,提高基层医院对患者病情的前期甄别和确诊能力,最大程度上减少医生和患者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

  “疫情期间,我们自主研发的安徽省影像云远程医疗平台远程影像诊断,会诊业务量相比往年同期增长了2倍至4倍,日均协助安徽省医疗机构筛查病例3000余例,缓解了基层医院诊断能力不足的情况。”安徽影联云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时间竞速,与疫情赛跑。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肺部影像改变是重要诊断标准之一,为进一步发挥安徽省影像云平台优势,我省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利用远程影像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各级医疗机构在影像检查中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像诊断病案,第一时间通过影像云平台请上级医疗机构予以进一步诊断,对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按要求及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予以救治。”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疫情期间,全省共123个专家会诊团队为715家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影像诊断和会诊服务,累计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和会诊近16万例,提示病毒性肺炎300多例。

  “远程影像诊断、会诊,医用电子胶片和人工医学智能诊断等服务,有助于实现全省影像数据互联互通,报告互认,推动分级诊疗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让老百姓就医不再奔波,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刘斌认为,同时也应看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百姓对于不是“面对面”的远程诊疗不是百分百的信任;还有一些基层医院尚未接入“云”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科技赋能,构建一体化智慧医院

  2月1日8点30分,安医大二附院首次通过移动云服务平台开展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案交互和远程会诊。这项由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团队、中国移动、德铭电子、华为公司等多方共同完成的科技抗疫平台,让高清视频和图像从隔离病房实时传输到会诊室屏幕甚至医生手机屏幕上,有效避免了医生直接接触患者,同时医生也可以观察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

  “该平台通过云端安全数据交互,实现了上下级医护之间实时交互病案数据,完成数据病例讨论并即时进行远程指导。在平台保障下,医学专家可避免长途奔波,从而提高救治效率,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鲁超介绍,医院在“德医云”系统中搭载了无人运载小车,由医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和云端数据处理系统操控至指定病房,实现患者的移动远程生理心理状态探测。

  1月22日以来,我省还利用智医助理监管平台在线分析632万份基层门诊病历,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流行病学史、影像学、血常规六个维度进行病历内容挖掘,共筛选出发热患者113万,有相关流行病学史病例453份,发热伴流行病学史阳性患者236人。

  从互联网医院到远程诊疗,从“影像云”到“专家云”,“科技+”是我省疫情阻击战的重要法宝。

  2018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体系建设中,将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就医、智慧诊断、智慧治疗、智慧病房、智慧后勤和智慧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院体系。如今,“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正在成为现实。

  “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卡建设,充分发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信息互通共享作用,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朱琳琳)

[ 编辑: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