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保护开发中的“濉溪标本”
人民网濉溪8月25日电(张磊 杨坤)地处濉溪县城西南方向20余公里的柳孜,原本是皖北平原上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随着今年6月柳孜运河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悄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近日,人民网安徽频道深入淮北濉溪县,探寻柳孜运河遗址的发掘、申遗、保护、开发之路。
“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最好的文化代言。”濉溪县委书记李加玉认为,用好用活这张“名片”,对于加速“美好濉溪”发展、推进“精致淮北”建设,乃至提振皖北文化旅游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淮北市、濉溪县相关部门正上下联动、积极谋划,到目前,已为柳孜运河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两次发掘,创造“三个第一”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发现,运河遗址或将永远沉眠于柳孜村的黄土地下,更谈不上会成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回溯到15年前。1999年,泗(县)永(城)公路扩建,柳孜村民在对民房进行拆迁易址中,在房基下发现大量有规则石条,柳孜运河遗址渐渐浮出水面。
柳孜运河遗址发掘出残长23米的唐代木船。
“当年,我们配合省考古所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2012年又进行了第二次科研性主动发掘。”濉溪县文物局副局长丁新对人民网安徽频道说,第一次发掘,于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1年,“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丁新介绍,柳孜运河遗址是我国隋唐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两次发掘,历时近两年半,出土陶瓷器近万件(包括可修复器),其中,出土的木船、石筑台体、陶瓷器堪称隋唐大运河考古史的“三个第一”。
柳孜运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的陶瓷器来自唐宋时期的20多个窑口,另外还发现了铜镜、骨梳、骨篦、骨簪、瓷碗、瓷罐、茶盏等生活用品,同时出土了象棋、围棋、骨牌等娱乐用具,可见当时柳孜集镇的繁华景象。”丁新说。
“柳孜运河遗址发掘的一批重要遗迹遗物,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了隋、唐、宋三个朝代期间,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流经路线、航运方式、货物运输等重要历史事实。”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本对柳孜运河遗址如是评价。
矢志申遗,今朝终于圆梦
“柳孜运河遗址申遗,既有优势,也有困难。”回想起申遗之路,濉溪县文物局局长仲继元感慨地说。
仲继元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优势在于柳孜运河遗址有着巨大的科学和历史研究价值,同时由于它涉及的学科多、要解决的问题多,备受世人关注;困难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和经费投入方面。“可以说,我们树立了优势,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据介绍,大运河濉溪段西起皖豫交界处,东至濉溪与宿州的接壤地,全长41.8公里,泗永公路主要坐落在遗址河道上,古运河流经濉溪县现在的铁佛、柳孜、百善、五铺、四铺、三铺等地。
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内陈列着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
“柳孜运河遗址于2011年进入国家文物局中国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名单,2013年申遗文本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递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今年6月22日申遗成功。”淮北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朱永德对申遗节点记忆犹新。
在此过程中,为确保申遗成功,淮北市、濉溪县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市县分别成立了申遗领导机构,建设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编辑出版《淮北大运河文化系列丛书》等多部专著。
“此外,我们还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运河城市书画摄影展、淮北隋唐大运河出土陶器瓷学术研讨会,为申遗加分。”淮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方启明对人民网安徽频道说。
尽心保护,不让遗址受到“伤害”
在柳孜运河遗址,黄褐、黑褐相间的厚实土墩,半埋土中的沉船,散落在泥土中的陶瓷器片,无不写满沧桑。而行走在遗址的栈道上,仿佛穿越千年历史,当年的繁华场景不时从眼前掠过。
“申遗成功后,柳孜运河遗址的保护工作不但不会停止,还将更好地进行保护,坚决不能让遗址受到丝毫‘伤害’。”丁新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濉溪县文物部门已对遗址的保护工作做出长远、详尽规划,目前方案已经安徽省文物局报送至国家文物局,正在等待审批。
濉溪县文物部门于去年8月建成了用于柳孜运河遗址展示的考古大棚。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8月,濉溪县文物部门建成了用于柳孜运河遗址展示的考古大棚。大棚为通透式、全钢架构,上覆灰色玻璃钢瓦,占地2000余平方米,可以更为有效地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和展示,也便于让更多的人们领略大运河的魅力和风采。
此外,早在多年前,该地便设立了运河遗址保护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划定遗产点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保护标志和界桩;同时,建立并逐步完善大运河遗产监测平台和档案资料系统;编制并颁发“大运河淮北段保护规划”,制定出台“淮北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规定”,建立起大运河遗产会商机制。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有效保护了柳孜古运河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丁新说。
濉溪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磊还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濉溪县正有意在今秋举办一次大运河文化论坛,目前正在积极筹划,旨在精心打造“运河故里”城市文化名片,同时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合理开发,擦亮“运河故里”名片
“柳孜运河遗址是隋唐运河通济渠段最具观瞻价值的考古现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护好遗址本体的前提下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领略大运河的魅力和风采。”著名世界遗产保护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旃曾建言。
据介绍,在世界文化遗产金字招牌效用的带动下,淮北市、濉溪县拟建隋唐运河柳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位于科研、游览、观光、休闲等功能,为世人展示历史的、真实的隋唐运河文化。
这里是柳孜运河遗址的核心地带。
“该公园将以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二期考古发掘为基础,以柳孜镇遗址为延展,结合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一、二期考古发掘现场,原地建设一座由南北桥墩复原后的虹桥、河道及堤坝组成的遗址博物馆。”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公园以遗址博物馆为核心,周边规划隋唐运河文化博览园、宋代柳孜镇旅游区等景区。为体现遗址公园的特色,遗址核心区将设立考古体验区,同时在隋唐运河文化博览园设立模拟考古现场,人们可在遗址公园里充分回味历史和考古带来的乐趣。
“柳孜运河遗址申遗的成功,对打造淮北旅游名片有着很大的作用。”淮北市旅游局局长冯少林表示,目前,淮北市旅游局已经针对这一项目有了初步的打算。首先是围绕博物馆、运河古镇和打算建设的运河遗址公园,做好淮北运河旅游的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隋唐运河,了解淮北。
此外,淮北市旅游局已经和宿州市、商丘市进行了商讨,对隋唐运河沿线的城市是否能以运河为主题进行仿古游,“但是这些目前只是初步打算,要想做成功,还需要两个省的协调与配合。”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采访中了解到,淮北市将以世界文化遗产——柳孜大运河遗址为着力点,认真筹划、全力推进建设柳孜隋唐大运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精心打造‘运河故里’城市文化名片,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城市发展优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