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药监局抽检“辣条”,微生物超标比例达5%

08.05.2015  15:24

        晨报讯 “请你吃辣条”的说法在网络流行后,不少人纷纷开始怀念“跟辣条做朋友”的日子。那么,辣条到底能不能多吃?包装上标注“牛筋”、“羊肉串”、“熊出没”的辣条究竟暗藏了哪些不健康的成分?

        安徽省食药监局近日对省内辣条生产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抽检数据显示,“辣条”微生物超标比例高达5%

        近50家“辣条”企业挨个“体检”

        笨鸡块、巴西薯条、红牛、熊出没、幸福的面条……这些看似非常好理解的食品名称,可能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称呼——“辣条”。

        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共有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近50家,大都是年产三四百万元左右的小企业,全省产值2至3亿元。

        “省食药监局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挨个检查。虽然企业已普遍实现半自动化生产,小作坊基本绝迹,但由于辣条是面制品不能高温灭菌杀毒,所以生产厂家靠加盐保鲜延长保质期。”该局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但盐多了,又要添加甜蜜素调味,由此极易造成甜蜜素超标。

        “甜味剂和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如果摄入过量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该工作人员称,这对于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

        微生物超标比例高达5%

        由于生产工艺问题,辣条微生物超标非常值得关注。

        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部门通过对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生产的1915批次调味面制品抽检,发现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超标的达96组,不合格率为5%,这一比例显示,微生物超标相当严重。

        “合肥玉龙食品厂生产的麻辣条因为甜蜜素、微生物超标,现已责令停产整顿。芜湖金芙蓉食品有限公司内部员工举报,该公司违法添加富马酸二甲酯(即工业用防霉保鲜剂,俗称‘霉克星’)。经当地食药监部门调查属实后,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工作人员透露道。

        建议:最好不要食用“三高”辣条

        事实上,辣条在专业领域称之为调味面制品,也称挤压式糕点,是以小麦粉、水为原料,经配料、适度膨化和熟制、成型,辅于食用植物油、食用盐、味精、辣椒等香辛料,加入各种香精、香料、色素、甜味剂等,再经过油浸、调味而成的即食食品,特点是香、辣、咸、甜。由于是面粉制品,如果高温灭菌杀毒,口味全无,厂家便加盐和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

        “企业称之为休闲食品,但我们认为从消费者健康角度考虑,最好还是不要食用高盐、高油、高添加剂的‘辣条’。”工作人员称。

        晨报记者 佟人冬 通讯员 孙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