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上阵踢好“临门一脚”
距离高考只有短短一周时间,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都绷紧了 “弦”。除了紧张、焦虑,不少人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寻求考前心理辅导的人数明显增多。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提醒,考前紧张情绪不可避免,但要合理调整,不要因“考前焦虑症”而影响考场正常发挥。
调整自我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考前焦虑症’,其实并不是医学上专属的特定疾病诊断名词,而是泛指因考试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症状。 ”据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费龙才介绍,考前焦虑症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即情绪层面,如紧张、不安、无助感加剧等不适感觉;生理层面,如食欲减退、睡眠不良以及心跳加速、头昏、泌尿或胃肠道不适等身体症状;认知层面,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 “其实,适度的紧张是合理的,是面对挑战压力时自然产生的应急状态,它会调动人的身心潜能,使人更专注、反应更敏捷。但若焦虑症状反应过大,就会影响考生复习的效果,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费龙才提醒,考生自信心不足、自身性格脆弱、对考试期望值过大等是产生过度紧张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
“了解导致‘考前焦虑症’的自身原因后,应辩证地对待这种紧张焦虑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尽可能地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紧张。 ”为此,费龙才向考生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考前一定要复习充分,不妨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每天完成计划内任务。对考试心中有数、未雨绸缪,自然会使自己有一种充实感,从而带着自信走进考场。
其次,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对自己的目标过于苛求。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欲望越高,考前焦虑的表现就越强,对考试的副作用影响也就越大。 “同一事物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同样有半瓶水,悲观的人会失望地说‘只剩半瓶了’,但乐观的人就会快乐地说‘还有半瓶呢’。所以,不妨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试,反而可能会有意外的好结果。 ”
第三,至于个性问题,虽然短时间难以改变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但人格是可塑的,可以通过平常加强思维方式的训练,坚持进行情绪和意志的锻炼,培养清醒的认识、顽强的斗志和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力。考试前或考试期间不妨多和乐观的同学在一起,考过的课目不要再去回忆,也不要急于对答案,尽量减少不良情绪对后面科目考试的影响。
过度关心反会增加压力
除了考生自身原因,来自家长、老师等的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是导致“考前焦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个月前,奶奶就专程从老家赶来照顾我,爸爸妈妈也是拒绝一切应酬,全身心地陪我复习。不让我做任何家务事,连洗碗、收拾自己房间这些事他们都包了。平时,家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什么都不用管,只管考试就行了。 ”合肥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杨乐乐坦言,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压力很大。
不少家有考生的家庭,父母唯恐耽误孩子的复习时间,都是尽可能不打扰考生,闭门谢客、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让孩子做一点事、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说话低声细语,甚至连平时走路都是生怕发出一点响声。事实上,这反而会无形中增强考生的压力,使其担心考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同时,也会使考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习惯被打乱,犹如做客般不自在。“其实,适当地做点家务是很好的休息、调节方式,突然因一场考试而改变家里的常态,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费龙才说。
还有一些考生家长,或常说“谁谁成绩好准能考上名校”等话语,希望用正能量来激励孩子;或常常催促提醒孩子好好坚持,要把握这最后“一锤子”的机会;或语重心长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常说“你就是全家的希望,你的考试就是家里最大的事”之类的话;或用霸气的“豪言壮语”、承诺奖励的方法,不停地给孩子打气鼓劲。 “家长想帮助孩子积极备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善于和孩子沟通,学会有技巧地鼓劲。 ”费龙才表示,考试前,不要让考试承载额外的东西。家长应以平常心对待高考,以自己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来影响和调节孩子的心态。如果真想提出一些要求,也要适时适地,比如在陪孩子散步、运动时随口说出来,一定要顾及孩子的承受力,不要强迫其接受,“家人最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相信孩子能做到。 ”
科学作息有助考场发挥
失眠可能是最让家长和考生焦虑的事情。 “考前和考试中,因为精神高度亢奋,睡眠肯定比平时短,偶尔也会有失眠,这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都是正常的。不必因此焦虑并不断心理暗示自己失眠了,这样只会加深焦虑,反而更睡不着。”费龙才说,考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失眠,少睡一两个小时,对于身体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不必因此恐慌,只要不是彻夜失眠,并不影响考场发挥。他建议,不要让床变成思考问题的地方。“如果想思考什么问题,那么就坐起来想,一旦躺在床上,就不要再思考和学习考试有关的问题,尽量放空自己的脑子。”此外,考前保持正常作息习惯、固定起床时间也是保证好睡眠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辛苦,早上就让他们多睡一会,其实这也是导致晚上失眠的一个原因。 ”
目前,不少学校都已经让考生在家复习,这段时间里很多考生因为时间自由了,往往会选择在安静的夜里“开夜车”,然后白天补觉。专家强调,这种做法会让考生的生物钟失调,导致考试期间缺少兴奋点,很不利于高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家自由复习时,尽量调整好生物钟,让自己的兴奋点在每天的9∶00~11∶00和下午3∶00~5∶00达到顶峰,并且尽量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来安排做模拟题的时间,从而使自己的状态一到这个时段就自然显现。 ”
生活习惯也可以帮助考生消除焦虑,例如晚餐不要吃得太饱,饭后不喝咖啡或浓茶,睡觉前泡泡脚,或用温水淋浴、盆浴,以及白天适度锻炼等,都有助于放松精神。对于家长们最纠结的给孩子吃什么补充营养的问题,费龙才建议:“保持清淡饮食的前提下,吃熟悉的食物才是最好的,这有利于情绪的放松。千万不要乱吃一些号称能补脑的保健品,以免导致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
责编:童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