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软件业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
本报讯 昨日,由市经信委举办的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训班首次开课,吹响了软件和信息产业新年冲刺号角。
抓住目前体量偏小但发展前景巨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合肥工业经济将在新的发展历程中占得先机并实现突破。根据发展规划,合肥将全力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到2020年全市软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软件产业增速强劲
比起家电、装备制造等千亿体量的支柱产业,软件产业只能算是一棵“小树苗”,但其发展速度和辐射能力却备受瞩目,它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最具活力的产业。
据统计,去年全市软件服务业产值达到297亿元,同比增长68.5%,比“十一五”末翻三番。“十二五”期间软件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突破30%,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去年,全市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软件外包服务收入等快速增长,分别达到91亿元、66.8亿元、15.7亿元、8.3亿元,同比增长39.6%、24.3%、32.8%和28.7%。
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去年5月,省经信委发布我省2015年软件企业20强排名。
入选的20家软件企业中合肥企业占据14席,前10名当中合肥企业占据8席。其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占据榜首,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二。2014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17.75亿元,较2013年增长41.60%;排名第二的安徽四创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收入16.845亿元,较2013年的11亿元大幅上涨。去年,科大讯飞延续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势头,再上新台阶。据科大讯飞最新发布的年报显示,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0517.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2%。
正是科大讯飞这样快速成长的企业奠定了合肥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石,筑牢了发展的根基。去年,亿元以上软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收入的76%。目前在主板上市有科大讯飞、皖通科技、美亚光电、四创电子、科大智能等5家软件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超过30家,在全省比例均超过80%。
全力打造软件名城
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发展规划,我市将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到2020年软件产业力争实现产值2000亿元。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依托两条发展主线。一是要打造中国声谷,依托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产业这条发展线,另一条发展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软件企业,重点发展核心技术运载平台为主的软件企业。
具体而言,未来我市将依托自身在智能交通、智能穿戴、电力等领域的优势,加强高新区国家级军民结合·智能语音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业态,建设合肥云计算大数据生产应用中心和四创电子北斗卫星区域示范应用平台,加快合巢经开区安徽动漫游戏产业园和城区都市软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新产业、新业态产业链。
目前,市经信委正在牵头编制《合肥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