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的安徽”-打通“最后一公里”
安徽广播网7月17日讯(记者:孙成、通讯员:范智) 从水源地到农田,遍布田间的小沟小渠、小塘小坝和小电站,一直被称为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但是自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逐步弱化,这“最后一公里”,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国家照顾不到,群众解决不了,已成为农业发展一大难题。我省定远县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着力进行资金投入和管护机制创新,探索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新模式,成功打通了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
7月14号,定远县张桥镇南杨村种植养殖大户张海清给新修建的岗头提水电站站房进行粉刷,这个电站刚刚帮他完成一千多亩承包田水稻栽插灌溉、8口养殖水塘的蓄水。
张海清说,他承包的一千多亩地处在江淮分水岭,地势高,蓄水能力差,加上村里老的的提水电站早已失修废弃、河沟淤塞,原来只能种些旱地作物:“你看地理位置就知道,名字就叫岗头,原来这里只能种玉米和小麦,现在这全部都能栽秧了。”
让这一千多亩地“喝”上水,种上水稻的正是今年5月份刚建成的岗头两级提水电站和连接一公里之外河流的新修水渠。张海清:“房子都没粉刷就把电机装上,5月25号就开始出水的。”
定远县水务渔业局副局长唐全胜告诉记者,岗头提水电站和配套水渠、水塘建设费用约80万元,其中直接收益者——种养大户张海清投入三分之一:“我们县里出台一个叫‘小型水利工程资金奖补办法’,我们(县里)财政是根据他决算之后的三分之二,给予奖补。”
唐全胜说政府给予如此大比例的奖补,目的是为了主导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保障它的公益性:“国家这三分之二的产权,一个是让这个工程建成,发挥效益,让本来是靠天收的(农田)达到旱涝保收,第二个是保障当地老百姓用水优先权,实现公益性。”
政府投入三分之二,种养大户投入三分之一,也是定远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积极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的一种探索,目的是为了调动群众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定远县水务渔业局副局长唐全胜:“种粮大户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什么呢?他要保证他的养殖业,还要他的一千多亩田(的收益)。”
小型水利工程建好后,如何管好、用好,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功效对于打通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也至关重要。定远县积极探索农村水利管理新模式,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在鼓励和引导村组集体、家庭农场、养殖种植大户、用水者协会等各类主体,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按产权归属和受益情况确定所有权和使用权,发放“两证一书”即: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唐全胜:“他那个三分之一产权归他,所有的使用权归他,我们跟他签订一个协议,叫管护责任书,对他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等进行约束。这样,小型农田水利的建、管问题就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