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凝聚推动改革正能量

23.05.2014  14:5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简称“三严三实”)。谆谆告诫,语重心长。“三严三实”是各级领导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尺。

三严三实”内涵丰富,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践行“三严三实”,就要立足“修身”这个根本,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根支柱;立足“用权”这个核心,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一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立足“律己”这个要求,保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远离特殊化;立足在谋事、创业、做人上要“”。“三严三实”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三严三实”强调“过硬作风”,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自立党之初就十分注重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的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做衡量党员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尺,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制胜法宝。现阶段,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主要体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调查研究“坐着火车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工作、生活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爱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不仅与我们党的宗旨格格不入,也是党性不强、纪律不严的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党中央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不仅制定并实施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限制三公消费”等,而且还在全国积极部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就是要通过抓好党风促进民风转变,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提出“三严三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强调“过硬作风”,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不松劲,要着力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始终牢记党的使命和宗旨,把“三严三实”作为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用权为民和清廉务实的风向标,才能真正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作风建设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践行“三严三实”并使“作风建设自身硬起来”,是治国理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党只有正视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才能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正能量,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才能成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使清风正气一点一点积聚起来,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昂扬起来,以严与实的过硬作风,担当全面深化改革重任,增进人民福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我们必须常抓不懈地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政府服务的突出问题。要在市场化改革中增强服务意识,不怕亮丑揭短,重点整治态度冷漠、办事拖拉、推诿塞责、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等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严格执行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二是解决好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要以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的劲头,根治“四风”积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要遵守党纪国法,做忠诚履职、清正廉洁的公务人员。三是解决好制度治理的惯性思维问题。制度治理就是要按照制度治理意识、依据制度治理规律、运用制度治理规则办事。推进制度治理,必须通过促进制度治理的完善、加强制度治理的维护和加大制度治理的监督,坚决整治在楼堂馆所、机构编制、物资采购、资金使用、劳动用工、薪酬福利、职务消费等方面的“惯性思维”问题,从严查处顶风违纪、“集体腐败”等行为,确保全党上下更加重视作风建设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大作用。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温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