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命运】跨境电子商务成就草根创业梦想

05.11.2015  23:54
文/图 陈曦

  安徽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蚌埠市蚌山区延安路,2015年春天开始投入使用,现已签约19家电子商务企业,9家企业入驻园区。记者实地探访园区,把视角对向园区里的创业者们,讲述他们与互联网的故事。

  把跨境贸易带回家乡的合伙人

  仓储区打包好的货物排列整齐

  蚌埠环球衣购贸易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公司之一,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装贸易公司,以“严格的产品质量、创新的产品设计、合理的产品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发展以自产外销为主体,零售与批发兼顾的销售经营模式。

  夏志强是蚌埠环球衣购贸易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合伙人,88年出生的他长着一张老成的脸,看起来老实憨厚。

  夏志强大学毕业后去了杭州,加入了老乡王后兵开办的环球衣购贸易有限公司。“都说2014年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元年,我们公司2013年就开始利用互联网经营对外贸易,在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全球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公司生产的男装。”夏志强介绍。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基本原理和使用规则上没有太多不同,主要是语言差异,公司的客服、技术人员对英语使用的要求很高。“我的老板兼老乡王后兵是初中肄业的学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强,但做跨境贸易难过语言关,我的加入正好可以互补。”

  因为他的努力和上进,2015年4月王后兵决定在蚌埠成立分公司,夏志强被任命为分公司的负责人,回到家乡的他对待新的工作岗位踌躇满志。

  “回家乡做贸易一直是我们的愿望,无论在外地生意做得多好,总归还是想回到家乡发展,趁着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招商的契机,我们把公司的部分业务搬到家乡,通过蚌埠铁路无水港把中国的品牌销售到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夏志强自豪的说,“目前蚌埠分公司日出口额已达到5000-10000美元。”

   扎根故乡的美妆品牌创始人

  办公区走廊挂上了“双11来了”的旗帜

  易旻是夏志强在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的邻居,他的公司伊美商贸在环球衣购的对面。同样80后的他有着跟夏志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活泼健谈。

  易旻生于蚌埠长于蚌埠,2010年开始接触淘宝。淘宝的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都比较低,正适合他这种没有太多启动资金的人做生意。易旻把目光聚焦在化妆品上,开了一家淘宝店。为女性客户寻找质优价廉的化妆品他没少吃苦头。“作为一名男性,我对化妆品没有天然的敏感性,通过学习,我从一点都不懂到现在对化妆品牌、化妆品成分都如数家珍。”易旻说。

  和大多数“淘宝人”一样,创业初期寻找供货商、客服、美工、打包发货都是一个人做,每天从早上九点忙到第二天凌晨,从事的是电子商务这种新兴产业,做的却是最卖体力的活。

  在赚了创业第一桶金之后,易旻开始筹备自己的化妆品品牌,2014年初他付诸很多心血的天猫店正式上线,当年销售额已经达到500万。2015年10月成功报上“双十一”卖家专场。目前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万。“这几天的是最忙的时候,马上要到双十一了,我们团队已经进入了备战阶段,所有的筹备工作都在进行中。忙完这个双十一,我准备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境外市场,把我们的化妆品牌卖到国外去。”易旻雄心勃勃的说。

  2015年9月,易旻的伊美商贸有限公司入驻安徽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最初我的办公室是我家客厅,慢慢地换成租用小区住宅再换到写字楼,直到现在搬到电子商务产业园,每一次搬家都见证着公司的成长和壮大。”易旻说。“把公司搬到产业园不仅可以节约办公仓储的租金成本,还可以认识很多做电商的朋友,跟他们一起交流经验教训这点很重要。”

   离乡打拼的电商园区“推手”

  产业园区培训课堂

  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总经理李先玉是易旻在产业园区第一个认识的人,年纪相仿的他们同时从事与互联网有关的事业,拥有很多共同语言的他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李先玉就职于杭州聚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成功建设六安电子商务创业园后来到蚌埠,负责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筹建,从园区的整体规划、招商入驻到园区日常的运营和管理,对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严格把控。“电子商务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我们与政府合作搭建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有效资源为当地的电子商务产业服务,”李先玉说,“虽然筹建的工作很繁杂辛苦,但是看到园区一天天壮大发展起来,心里很有成就感。”

  “我们园区共分二期投入使用,一期的建筑面积2.6万平凡米已经投入使用,目前签约了19家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入驻办公的有9家。”李先玉介绍说。

  家住六安的李先玉因为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我每次回家就像出差一样,而蚌埠反而更像我的家。”

  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是集产品资源、平台对接、工业数据化拍摄服务、办公、仓储配套、物流配送、人才输送、培训学堂、运营服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

  每周六是产业园区固定的培训学堂开课的时间,先后开展了“流量成就价值实战数据化seo”、“不破不立之爆款破局”、“备战双十一”等既具有行业前瞻性又实际操作性的课程。

  “产业园内入驻的企业大多都是创业型的小微企业,这里的企业家也许是行业的试水者、也许是行业的先行者,园区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他们服务,指导他们发展,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心愿。”李先玉说。

   记者手记:

  无论是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还是开天猫淘宝店,或是管理产业园区为当地电子商务产业服务,他们都是利用互联网工作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作为当地经济环境中一颗小小的因子,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他们用自己的创业精神鼓舞着更多人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去。

[ 编辑: 江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