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超载不赚钱恶性循环!安徽依法治超破难题
时间:2014-12-01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驻安徽首席记者 吴敏
2014年6月1日,《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治超地方性法规,因此安徽掀起了新一轮治超风暴。经过近半年来依法治理,目前安徽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
依法治超成效显
因石英石和石灰石资源丰富,安徽S310凤阳段成了矿产流动“大动脉”,也成了超载超限车辆“泛滥”的重灾区,路面由油路改成水泥,又由水泥改成了油路,无法改变的是路面破损。
11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S310凤阳治超站,点击车辆计重数据的查询平台,显示的是26日所有货运车辆非法超载零记录。
“不了解凤阳过去非法超载的严重程度,就很难明白如今这‘零记录’的获得有多么不易。”凤阳县道路运输管理所长冠国安颇有感慨。
“运矿车辆日均达6000余台次,矿山至矿产品生产加工区之间1000余台矿石运输自卸车辆,非法改装、严重超限率达98%,4轴自卸货车国家核定的车货总重标准40吨,平均非法装载90吨以上,单车超限超载率高达200%以上,比一个火车皮的载重还要多!” 冠国安说。
今年10月份,凤阳县按照《条例》的要求,组织公安、交通、公路部门主动作为,以货运装载单为抓手,加强源头管控,开展全天候路面巡查,依法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成效明显。治超工作开展一个多月来,共查处违法货运车辆501台,查处车货总重超过75吨以上或超限率达100%的违法车辆34台,涉嫌非法改装车辆75台。全县货物运输车辆超限率由30%基本降至2%以下,有效遏制了车辆超载超限行为。
无独有偶。六安是黄砂资源大市,也是合肥等城市黄砂市场的主要供应地。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六安市共有货物运输企业501个,从事砂石运输车辆4000多台。每年六安市黄砂运输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
合六路是国道312线合肥到六安的重要通道,据六安市公路局局长张冬阳介绍,过去高峰的时候,每天有大约500多辆货车经过合六路,一些车辆载货重量比核载要多五六十吨。车辆超载超限导致公路使用年限下降三分之一左右。而据六安市公安部门的统计,当地每年70%的交通事故由超限超载引发,50%的群死群伤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
自《条例》实施以来,六安市砂石运输检测率基本得到100%,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5%以下;罚没收入总体同比下降68%,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6.72%,道路污染明显减少,公路周边环境质量得以改善。合肥等地砂石价格合理回升,砂石运输由过去不超载不赚钱的恶性循环正在向不超载也有合理利润的良性循环转变,多年来久治不愈的顽疾基本得到了根治。
运用法治破难题
近年来,安徽在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却屡禁不止,虽然通过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治理超限超载,但治超工作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徽治超工作已然进入一个瓶颈期,单纯依靠部门力量治超很难有很大突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安徽省出台了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并于6月1日正式实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说,运用法治方式破难题,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治超工作要做好,法律必先行。我省尽管已连续出台了《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责任追究办法》等,但受限于等级效力、措施内容,实际实施效果并不非常显著。《条例》是一部更综合性、针对性更强、效力等级更高地方性法规,极大地提高了治超力度,将行业行为变为政府行为,也极大丰富了治超措施和内容,提高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加强了漏点治理。《条例》是全国第一部治超地方性法规,不仅开国内先河,而且其思路之新、力度之大,在省内甚至国内中都是绝无仅有。《条例》之所以能够出台,是治超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护基础设施、维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
《条例》在总结安徽治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整合、完善,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系统化、规范化,使治超工作的依据由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条例》规定,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治超工作负总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治超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治超职责,导致超限超载现象严重的市县政府,要对负责人实行问责。同时明确了交通、公安、经信等部门的职责。这些规定进一步理顺了治超工作的责任体系,为构建多方联动、联合治超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基础。在源头管控方面,《条例》在强调禁止生产、销售违规货运车辆,抓好车辆登记审验关的同时,对货运源头单位新增了“签发装载证明”这一义务,并设定了相应法律责任,为责任倒查提供了依据。在路面治理方面,《条例》明确新建、改建公路时应将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并针对收费公路治超相对薄弱的问题,要求收费公路经营者应当在入口处改造加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特别明确了车货总重超过称重设备标定限值、无法用称重设备检测的,可以采用量方测算的方法进行认定,解决了过度超载反而难以认定的问题。
《条例》的出台将安徽治超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概念,将违规行为上升为违法行为,强力震慑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特别是对超限超载75吨和超限超载100%以上的严处严罚予以了有力遏制,引起普通驾驶员、群众的密切关注,也大大提升了管理部门的士气。
据统计,《条例》的实施使安徽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率与去年同期同比由4%下降到1%;交通事故率下降了13.6%,人员死亡率下降了19.45%,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特别重大交通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