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司蛋糕蹿红“爷爷叔叔”混战 低门槛让跟风严重
几乎是转眼间,各种各样的蛋糕店在合肥市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品牌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私人烘焙也悄然兴起,凭借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表示,“蛋糕”争抢已十分惨烈,同质化问题突出,只有做好产品细化,丰富营销手段才能在惨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十年前,在合肥人的记忆里,除了一两家西式烘焙店外,大多是些老式蛋糕坊。“鸡蛋糕是吃得最多的点心了,过生日才吃奶油蛋糕。”
如今,70多岁的赵大妈还是喜欢吃“老店”新出锅的鸡蛋糕,但她的孙女小琴(化名)已经迷上了花样繁多的新式烘焙。
面对多样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密集”的面包房,在丰富人们选择的同时,也在极力地寻求各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蛋糕店“扎推”,百米内就有5家
采蝶轩、超港、仟吉、皇品轩、面包新语、85度C……合肥街头的品牌面包店,小琴大都尝了一遍。
随着蛋糕、烘焙店越来越多,布局也越来越密集,这客观上给像小琴这样的“甜点吃货”带来了方便。“以前合肥只有步行街和三里庵周边蛋糕店多点,现在出了家门抬腿就有三五家。”小琴家住合肥市潜山路与皖河支路交口,楼下就有家仟吉店,朝东再走300米就是采蝶轩,如果向南走到望江路上,还有面包新语。
“加上一些老的面包坊,方圆一里地就有五六家店。”小琴觉得,现在的蛋糕店一开就是一片,“有点像开服装店的节奏。”
事实上,这几年合肥兴建的许多商业综合体,成为这类蛋糕店的必争之地。昨天一大早,天鹅湖万达金街上还没什么人,但街南头的采蝶轩已经开了门。虽然还没顾客,工作人员已将各式产品摆上了柜台。工作人员说,每天早上6点半,他们就开始营业。
早上7点,采蝶轩正对门的仟吉也开始营业,店内一些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吃早餐。
由街南头向北不到100米,两家装饰、色彩和标识都很相似的“叔叔”店,门对门“针锋相对”着。东边的是“徹思叔叔”,西边是“瑞司大叔”,相对于其他蛋糕店来讲,这两家以轻乳酪起司蛋糕作为招牌吸引顾客。而两位“叔叔”旁边就是超港蛋糕店。
记者走完一圈发现,百米的室外步行街上就有5家烘焙蛋糕店“扎堆”,还不包括一些甜点店,以及传统红枣蛋糕店等。
除此之外,附近的新地中心、银泰城,蛋糕店扎堆的情况也在上演。
>>>特点
记者探访发现,这些爱扎堆的品牌也各怀“绝技”,如采蝶轩、超港、皇冠等属本土品牌,落地早,市场口碑都不错,价格亲民;仟吉、元祖等省外品牌,发展势头较猛,受部分群体追捧;再如面包新语、85度C等境外品牌,产品定位较高,价格也相对贵些。
一夜之间,“叔叔爷爷”走红街巷
徹思叔叔、瑞可爷爷、瑞司大叔、卡贝爷爷……今年以来,一种以“叔叔”或“爷爷”命名的蛋糕店一夜蹿红。吃货们为了买到这种蛋糕,不惜排队排到腿软。
合肥市民小姚还记得当时之心城一家店刚开业的时候,她足足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买到一个凹蛋糕,还有工作人员出来维持秩序,“全都是人,很少见过那样火爆的场面。”这家店的工作人员说,开业那段时间每天销量近千个,员工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一两个月内,瑞可爷爷已经悄然占领了很多商场,同时出现的还有徹思叔叔,卡贝爷爷等,产品大小口味都差不多,也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排队购买。
“不是叔叔就是爷爷,名字相近很容易混淆。”小姚觉得,各家口味和名字一样,也没多大差别。
然而时隔不久,合肥还出现了“熊猫叔叔”、“瑞司大叔”等类似的起司蛋糕店,有的就直接以“起司蛋糕烘焙”为名开了个门店。
昨天上午,记者在天鹅湖万达徹思叔叔门前看到,几十平方米的店面内,几个工人正在包装蛋糕。比起刚刚开张时的“排长龙”,现在,店门口人气减了不少。
“现在我已经很少吃了。”现场一名正购买起司蛋糕的市民告诉记者,现在基本是路过看到没人才会买点吃,“要是排队,就不愿意等了,产品比较单调,特色不明显。”
记者在现场看到,半个小时只有两个人进店购买。“周末晚上或中午人相对多点,其他时间生意要淡点。”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一天卖出几十个已经算“不错的业绩了”。
>>>隐忧
“这类起司蛋糕品牌的入门门槛不高,加盟代理费和设备购置费加起来二三十万元。”一位烘焙业内人士表示,低门槛让跟风现象严重。目前,合肥类似的起司蛋糕店有数十家之多,“产品大都是相互模仿,比较单一。”该人士表示,如果起司蛋糕不能在产品上有所创新,很难持续“火下去”。
□相关新闻
私人烘焙别有一番天地
线上营销、线下配送,主要做熟客生意
“要待产了,不再接蛋糕订单了,实在对不住要过生日的各位……等我回归。”因为要生宝宝,马静(化名)8月份之后就开始“休假”,然而微博上粉丝们的需求不减,每天仍然下订单,定制各种蛋糕。因为实在无法顾及,马静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微博并置顶。
去年12月份,记者曾对马静进行采访,那时,因为订单的事她忙得完全顾不过来。马静是合肥较早的做私人烘焙的。
2011年,马静开始在淘宝尝试卖自己的甜点,“那时我还是边工作,边利用业余时间打理一下,订单一般,时间不紧不慢,兼职的状态让生活很愉悦充实。”后来,微博的平台订单火爆,马静只得放弃工作,专职干起私人烘焙。
从开始的每天一两单,到今年8月份的日均近10单,马静的事业越来越兴旺,“我经常去外省和其他从业者交流经验,我们都感觉私人烘焙未来市场巨大。”
马静说,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这段时间合肥私人烘焙突然出现了“量”上的增加。因为没有具体统计,马静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几十上百家吧。”
与外地的市场情况比起来,马静认为合肥目前还处于“零零散散的状况”,还有很大的潜力。
“私人定制,加上一对一建立的信任,这是实体面包店所不具备的优势。”马静的微博粉丝量从去年12月份的3000多,增加到目前的3600多,增加不算快,但订单量却成倍增长。马静认为,这就是熟客的生意,“他们自己会经常买,并介绍其他朋友。”
目前,私人烘焙依然依靠的是线上营销加线下配送的方式,为了保证质量,马静坚持将生意范围限定在合肥,“都是自己制作自己送,忙不过来的,只能往后延期或者推掉。”
马静说等过了月子期,就会马上“重启”订单,“私人烘焙是个大趋势,完全避开实体店的竞争,同时又是我的乐趣外加收入,我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