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赵韩:培育科技中介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13.03.2017  01:22
  图为赵韩在接受记者采访

   中安在线北京讯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韩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在产学研对接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三者应构建一套紧密相关的运行体系。政府作为纽带,为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牵线搭桥。

  “近年来,我省虽然已经在线上及线下搭建了产学研交易服务平台,但高校和企业作为其平台的利用者,大多处于被动的状态。”赵韩说,对于高校来说,一般很难根据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准确把握政府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阻碍了科技经济的对接,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赵韩认为,高校教师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缺少一个同时了解企业需求和高校成果情况的中间人,导致需求与专业专长并未紧密关联,“很多技术成果是基于自由科研活动而形成的,其商业价值没有被充分开发。如果能够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专业背景,又有市场洞察力的科技中介,同时引入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方介入,将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赵韩建议,针对政策导向力不足、高校和企业参与积极性较低的问题,政府专门设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高校与企业之间有关科技成果的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监督监管等统筹管理工作,这将有利于高校的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全省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统一化、便捷化、标准化和体系化,更有助于政府对产学研用合作情况的及时把握和监管。

  “同时,政府应着力引导和培育技术经纪服务机构的发展,通过资助公共技术经纪服务机构、扶持私营科技经纪服务组织发展,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使用科技经纪服务等措施,大力推动科技经纪行业的发展。”赵韩建议,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吸纳社会化资本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对科研成果持有者进行持续资助,促使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转化实施。借鉴众创空间建设思路,从政策上完善权益分配保障机制,助力有潜力的科研成果完成产业化应用和实施的最后一步,避免相关科研成果被长期闲置。(特派记者 彭旖旎)

【专题】聚焦2017全国“两会”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