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皖北江南”泗县 徜徉“活态运河”(组图)

10.07.2014  09:54

  【阅读提示】 6月22日,从卡塔尔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中国大运河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与万里长城齐名的我国古代大型工程成为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其中,全长65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600多年,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连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

  最令世人惊叹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宿州泗县段的28公里水道,被称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活运河”。这段风景秀丽的运河故道,穿过历史烟尘,顽强地流传下来,基本保持了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宛如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

  让我们走进“皖北江南”泗县,徜徉“活态运河”,追寻历史文脉,感受风物变迁。

  运河故道气势恢弘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势恢弘,烟波浩渺,有过“隋堤烟柳、龙舟帆影”的盛景。

  史料记载,这段运河“渠广四十步,河畔筑御道,道旁栽柳树”“江淮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

  随着公路、铁路登上历史舞台,加之黄泛淤塞、年久失修等因素,隋唐大运河的航运功能不断弱化,一些故道尘封于历史的厚土之下。

  1999年,淮北市一次小规模的修路,让大运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泗永路柳孜集段裁弯取直施工现场,出土了8艘唐代沉船、石质的码头遗址和部分河床。此次考古挖掘成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后,宿州市和泗县也开始了与大运河的“跨时空交流”。

  2003年10月,泗县城区汴河路南侧出土大量瓷器残片和唐宋钱币。2006年4月,宿州一个工地上意外发现距今1400多年的隋唐大运河遗址,仅在600多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上,就出土了各类文物1400多件,其中瓷器约占85%,涉及古代南北方窑口20多个。2007年3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途经宿州市区的一段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宋代石建筑码头、沉船木块和涉及十多个窑口的1800余件瓷器。

  2012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运河泗县故道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人为活动遗迹,例如纤绳遗迹、标杆基坑遗迹、凿痕遗迹、河堤遗迹等。同时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各类唐宋时代的陶瓷残片数以千计。 2013年3月,泗县运河疏浚中发现清代残碑,证明运河泗县段直至清代仍发挥着漕运功能。

  “考古成果和文物资料足以表明,泗县运河故道曾在历史上承担着文化交流、经济沟通、军事运输等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国家职能。 ”泗县申遗办工作人员张伟说。

  历史文脉绵延至今

  泗县县城向东绵延十多里,村庄与农田连成一线,百姓世代滨水而居。无论是当地的民间传说还是乡村地名,都带有深深的运河文化印记。虽然当年柔曼的垂柳变换成了如今挺直的杨树,但漫步运河长堤,仍恍如穿越时光隧道。

  顺着运河河滩一路向东,不经意就能踢到几块陶瓷残片,随便捡起一块就可能是唐宋物件。

  距泗县县城8里有一座东八里桥,修建于清中期,是旧州出城的重要通道。此桥原为三孔石拱桥,抗战时期中间一孔毁于战火,后由沿岸百姓填平修复。桥附近的村民见着游客就会主动介绍,不远处就是“皇道”,当年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曾由此经过。

  “十里井”是体现运河灌溉功能的重要文化节点,因距县城十里而得名,附近的“十里井庄”庄名就来自井名。

  这是一座石砌水井,井口的枯木辘轳和井侧的导水石槽显示出年代的久远。辘轳旁摆着可供小憩的石凳,体现运河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现在,河两岸的百姓仍然户户建有水井。眼下正值夏季田管,运河边随处可见抽水灌溉瓜菜的场景。

  “运河虽然失去了通航功能,但至今还发挥着灌溉、泄洪之利,继续滋养着两岸的百姓。 ”泗县申遗办工作人员说。

  读过《水浒传》的人对“花石纲”都不会陌生。宋代运输船队将十船编成一纲,运粮的叫“粮纲”,运奇石的就叫“花石纲”。

  记者在运河边见到一块从河中捞出的奇特巨石,这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花石纲”。早在多年前,当地百姓在河里洗澡常能碰到一些奇怪的石头,部分小块的已被一些人搬回家赏玩。

  2013年3月,运河故道修整时,在河道中发掘出大量沉积石块,经考古专家确认为宋代“花石纲”。关于这批“花石纲”的由来,附近老人的说法是,北宋末年,一个“花石纲”船队和“粮纲”船队在此相撞,致使部分奇石落水。考古人员翻阅《宋史》,竟发现民间传说与史实惊人地吻合。

  “运河泗县段的历史文脉如同它的水脉,绵延至今。 ”泗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陈红梅说。

  [1]  [2]  [3]  下一页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