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徽”走进安庆古巷 寻访大南门牛肉包子

19.06.2014  13:03
导读:包子是传统美食,南北各具特色。“大南门牛肉包子”立足安庆40余载,历经两代人。早晨8时许,记者跟随蒋云云拐进一条青石板古巷,包子铺前已排出长龙。刚出笼的包子色泽金黄,一口咬下去,皮薄肉嫩,汤汁浓而不腻,配上一碗绿豆圆子汤,肠胃被熨烫得无比妥帖。

查看完整组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煎得金黄的包子,一口咬下去,牛肉多汁和豆腐鲜嫩交融,融化在舌尖。安庆人说起大南门牛肉包子,可谓无人不晓。而安庆女孩蒋云云极力推荐的,除了那份香辣,更是浓浓的乡情。

包子是传统美食,南北各具特色。“大南门牛肉包子”立足安庆40余载,历经两代人。早晨8时许,记者跟随蒋云云拐进一条青石板古巷,包子铺前已排出长龙。刚出笼的包子色泽金黄,一口咬下去,皮薄肉嫩,汤汁浓而不腻,配上一碗绿豆圆子汤,肠胃被熨烫得无比妥帖。

这里是安庆最古老的城区——南关清真寺附近。据包子铺老板童荣祥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父亲就在这里卖早点。90年代初,童荣祥从父亲手里接过店,主打品牌牛肉包子,不断改进创新口味,传承至今,家喻户晓。

每天凌晨3点,童荣祥开始和面。放多少水,揉面的力度,无不影响包子的口感,“面用老面,不用发酵粉,隔一天自然发酵,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皮口感柔和。”最关键的还是馅,“要用牛身上最嫩的部分,收购价都在四五十元一斤。”豆腐同样来自安庆一家老字号,“调馅时豆腐要拌匀,豆腐和牛肉的配比也很讲究。包子上锅要先把水,再把油。”火候同样关键,只有恰到好处,包子才金黄透亮,香味十足。

店里做牛肉包子的都是“老师傅”,最年长的已经65岁。合作多年,童荣祥夫妇和他们如同一家。“做这行其实很辛苦,儿子就吃不了这个苦。”童荣祥的妻子王建莲说,儿子在南京工作,他们曾想去南京发展,但苦于南京找不到合适的原材料,“大南门牛肉包子去年已经注册商标,招牌不能毁。”

古有莼鲈之思一说,家乡美食最能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谢先生在广东工作,回老家一次,他都要专程过来吃包子,“上小学时,我就在这里吃早点,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个味。”

本报记者 刘旸 郑非 卞世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