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资助工作暖心527名贫困学子
为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大观区教育局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多措并举,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读书难的问题。
积极探索学前教育资助新模式。 对学前教育资助需求情况进行认真摸底,区教育局自开展此项资助工作以来,多次深入辖区幼儿园多次调研,对需要资助的学生进行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区教育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大观区学前教育资助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多级审核,强化落实,在学前教育资助上,要求区资助办、各幼儿园、区民政局、各乡镇街道,实施多次、多级审核机制,开展事前事后检查督导,确保学前资助精准实施。今年共对141名学前儿童进行了资助,发放资助金14.1万元。
圆满完成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资金分配工作。 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在各乡镇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多次组织乡镇学校教师进村入户,在多次审查核实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以及农村低保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已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136名,农村低保家庭学生120名,为全面做好本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及时足额发放教育补助资金,区教育局制定下发《大观区农村寄宿生教育补助资金发放办法》,按照补助标准,及时足额发放了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17万元;加强宣传育人教育工作,多次到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督促学校开展相关主题班会,联合乡镇相关部门开展资助工作宣讲活动,提高受助群众思想觉悟,把这项惠民工程建设成为一项真正的“乐民”工程。
稳步推进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为全面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育人工作,区教育局通过筛选、审查、公示等环节使这项工作更加透明公开;建档立卡,建立普高资助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对接受资助的孤残学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城镇和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等急需资助人群调查、筛选、审核,建立档案,进行长期动态化跟踪;按时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截至目前,已经发放了2016年全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2.8万元,受益学生128人。
扎实开展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加强宣传,及早行动,为确保更多贫困家庭大学生能够享受优惠政策,并顺利、安心地完成学业,区资助中心便及时通过区政府网和区教育网站公告栏、学校的班会、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家惠民政策,让更多家庭了解资助政策具体内容及办理程序,从而使国家资助政策和社会助学信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贫困学生应贷尽贷;简化程序,热情服务,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政府专门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派专职人员耐心解答每一位来访家长和学生的疑问,详细介绍贷款政策和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程序,确保每位学生、家长少跑路、办成事;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助学贷款QQ群、电子邮箱、电话通知等方式,确保贷款学生按时足额归还贷款。今年已成功为122名学生办理了国开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总贷款金额达100.3万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点赞。(特约通讯员:丁丙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