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卖书资助学生二十余年 累计达350万元

11.11.2014  10:04

        晨报讯 1990年,金寨县希望小学成立后,远在千里之外江苏昆山的一名乡村教师周火生了解到这里的办学环境后,从此开始了24年的资助希望工程之路。这些年,他将义卖图书得到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并带动昆山市集体和个人累计捐款达350万。

        1990年,当时56岁的江苏省昆山市乡村教师周火生在学校的电视里看到,金寨革命老区的孩子刚刚才走进希望小学里上学,帮助那些没有学上的孩子走进校园。

        1993年,59岁的周火生因常年在昆山乡村教书,为众多乡村孩子传递知识,而获得“昆山突出贡献优秀教师”的称号。当周火生拿到3000元奖金的时候,第一时间把3000元的奖金邮寄给了金寨县希望小学,资助了金寨县希望小学10多名学生六年的学习。

        退休后,周火生便来到金寨县希望小学,走进校园,看到学生们还在没有电灯的教室里看书后,“想帮助他们不要在连灯都没有的教室念书。”

        为此周火生经常去苏州、上海的图书市场买书,然后奔走在各个小学、中学、社区,举行义卖图书的活动,挣钱资助山区的孩子们。“每次卖完书,大概能卖个3000元,都是第一时间邮寄给小学。”

        如今在周火生的带领下,昆山市百余家单位、个人组织成“周火生希望工程办公室”,每年都会为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学生捐款捐物,据学校爱心展板显示,已累计捐款达350万余元。

        今年7月份,已经80岁的周火生八十多次来到金寨县希望小学,看望当地的学生,给孩子们送来筹集过来的衣物和钱。“24年过去了,学校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学校再也不是当年的小房子了。只要孩子们有好的地方念书,我就满足了。”周火生说道。

        晨报记者 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