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二季度吸纳省外技术合同继续保持好势头
贵州的经济发展需要外来技术的持续支持。9个市(州)地区在2014年第二季度就省外吸纳技术合同签订了402项,同比增长54%;合同成交额为131604万元,是同期的5.6倍。其中,技术交易额为125414万元,是同期的5倍。
签订的技术合同主要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其中,技术开发合同占52%、技术服务合同占34.3%,二者共占全部合同的86.3%。而技术服务的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则分别以111444万元和110956万元占各自总数的84.7%和88.5%,位居榜首。
国家、部门、省及市县计划内的合同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不多,为47项,仅占全部合同的11.7%,而计划外的合同占了88.3%。 计划外的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为113444万元和112476万元,占各自总数的比例为86.2%和89.7%。排位第一。
合同的技术领域涉及了11类,比上季度增加了1类。其中,电子信息类以54.2%的合同比居第一,而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则以40.9%的合同成交额比居第一。
合同的社会经济目标涉及了13类,比上季度增加了1类。其中,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无论是在合同数上,还是在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上均占首位,占比分别为35.6%、48.4%和50.6%。
合同的签订以省会贵阳市为主,为238项,比上季度增加了66.4%,占59.2%。而合同成交额占71.8%,比上季度下降了26.7个百分点。从238项合同成交额的规模看,上亿的1项、小于亿大于千万以上的有6项,小于千万大于百万以上的有53项,小于百万大于十万的有134项,十万以下的有44项。 除了贵阳市外,上亿的合同还包括遵义市,为2项。而3项小于亿大于千万的合同则分属于遵义市、六盘水市和铜仁市。
第二季度的签订合同使四川省由上季度的首位让位于北京市,屈居第四。与北京市签订的合同108项,占总合同的26.9%。合同成交额为16260万元,占总额的12.4%,居第四。前三位是陕西省、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为58131万元、26362万元和16836万元,占总数的44.2%、20%和12.8%。
在各类吸纳单位中,企业单位分别以合同252项、合同成交额114558万元和技术交易额109605万元高居榜首,占各自的比例分别为62.7%、87%和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