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大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扶持力度 实现教育扶贫全覆盖

01.09.2016  01:36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9月1日讯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今年以来,我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实现教育扶贫全覆盖,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昨天是新学期报名的日子,在亳州市古井镇柳行村小学校园内,刚转学来的小学生马建龙对新学校赞不绝口,他说没想到村里小学也有这么好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器材:“这边绿化比原来好多了,这边比较宽阔,活动场所很大。”

  校长吴志刚介绍说,经过近两年的软硬件投入,柳行村小学目前已经达到现代学校标准,在校小学生700多人,附近村庄的孩子几乎都留了下来:“大家能感觉到俺们家乡学校的变化,明显比以前学校变化太大了,很多家长朋友让他们孩子又回来了,甚至在外地上学的亲戚朋友也愿意转到我们学校来上学,我们感到特别骄傲。”

  柳行村小学只是亳州市今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改造提升任务的数百家幼儿园和农村小学校之一。今年以来,亳州市按照贫困村全覆盖的要求,大力实施学校教育和农村小学提升工程;同时,创新实施“百名校长培养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等,提升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丽徐丽说:“我们组织了100名学科带头人到基层学校、到乡镇学校开展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这样来构建城乡教研互动格局,帮助这些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省专门出台配套文件,以大别山片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在全省32个县(市、区)大力实施教育扶贫,确保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除了向贫困地区的教学软硬件进行“输血”,我省还将精准帮扶的对象锁定贫困家庭的莘莘学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覆盖。

  从新学期开始,全省建档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将免除学杂费。宿州市第三中学学生刘静怡现在不但享受到了每年免除2000多块钱的学杂费政策,还能领取贫困生补贴款每年3000块钱,压她身上的学费重担轻了不少。刘静怡说:“有了这个政策以后,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地学习,将来以后学有所成,可以回报社会。”

  根据计划安排,到2018年,全省贫困地区的幼儿园都将实现基本覆盖,儿童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将达到75%;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将全面完成;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也将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到2020年,全省将通过教育资助帮助8万人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省教育厅厅长程艺说:“我们不能够让贫困家庭的孩子继续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仍然处在贫困之中。很重要的就是对他们的智力进行有效地开发,对他们的技能进行培训。这次扶贫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精准,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要给贫困地区的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安徽台记者马静、通讯员孙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