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财政厅发挥乡镇财政“显示器”作用 助力财政支农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于民

01.03.2017  18:08

加强农村财政管理,既要发挥乡镇财政在支农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助推器”作用,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也要重视乡镇财政在支农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显示器”作用,解决支农政策与基层实际脱节的问题。为此,2016年初开始,安徽省财政厅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选择24个乡镇财政所作为省级联系点,建立了以反映支农政策落地效果、存在问题、意见建议为主要内容的省级联系点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于民。

这项制度,要求围绕财政支农改革发展政策,通过定点联系、走访调研、情况反馈,深入研究,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财政政策制度执行效果的跟踪和评价,努力破解支农政策落实、涉农资金监管难题和瓶颈,力求在政策落实、执行效果、信息反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加快建立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切合安徽实际的农村财政管理新途径、新方式。

为保障联系点工作制度的顺利实施,安徽省财政厅于2016年4月下发通知,要求省级联系点主要承担六个方面工作任务,即反映和掌握支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支农政策资金落实、乡镇涉农资金监管、农村财政管理政策制度落实、财政支持村级经济发展、乡镇财政自身建设等情况。同时,实行“订单制”和“申报制”方式,明确涉农项目资金跟踪重点,即省财政厅根据年度财政涉农重点工作任务,下达重点跟踪对象,以及联系点结合本地实际,自行确定跟踪对象的方式,每年选择若干财政重点支持领域或项目,对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建立跟踪台账,掌握实施进展,分析存在问题,客观评价落地效果,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及时向省级财政反馈跟踪情况。

各联系点按照通知要求,建立由财政所长负责的联系点工作制度,围绕通知提出的六个方面内容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定期反馈情况。期间,省市财政安排人员,深入实地调研指导,推进联系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016年,各联系点报送跟踪监管信息122条,涉及脱贫攻坚、民生工程、村级发展等重点领域。反馈情况表明,乡镇财政的基础性、服务性作用明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惠农政策落实、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纽带和平台作用。一是在乡镇经济发展发展方面,积极引导乡镇财源建设,组织财政收入,调度财政资金,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主动作为。二是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把推进实施民生工程作为服务民众、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工作满意度。三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及时发放扶贫补助资金,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为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保驾护航。四是积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支持盘活村级集体“三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五是积极履行监管职能,利用就地就近优势,履行财政资金“最后一公里”监管职责,对民生、扶贫等资金进行跟踪监管,保障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六是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建服务型财政所为抓手,全面加强业务、能力、作风、廉政建设,巩固乡镇财政管理基础。

与此同时,各联系点也及时反映了有关支农政策资金落地效果和存在问题、当前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制度、措施等意见和建议,为安徽省财政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完善政策制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有效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完善制度顶层设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安徽省财政厅将积极完善制度措施,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上下互动,着力提升联系工作质量和效果,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乡镇财政在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显示器”作用,让财政资金更好地惠及于民,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