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散小乱杂”怎么解
每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投入项目散、资金渠道多,导致支农资金零敲碎打、“撒胡椒面”现象突出,使用效益低、监督管理难。财政支农资金,能否在管理使用上另辟蹊径,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形成合力并持续发力?人民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8月初,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骄阳似火。远处,一台台农业机械奔驰穿梭,成片的苜蓿草被割倒,再进行归拢、收集、压实,然后用塑料膜打包得严严实实。“经过这样的处理,这些青饲料可以储存一年,是牛最喜欢的高蛋白口粮。”望着眼前的万亩优质苜蓿草场,科尔沁牛业董事长李和对记者介绍。
作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尔沁牛业正在形成从育种、饲料、养殖,到屠宰、深加工的集约化、规模化全产业链条。在肉牛的养殖、屠宰和加工环节,科尔沁牛业引进了我国第一条智能化牛肉生产线,所有生产流程完全按照欧盟标准建立,并实现了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从饲养、屠宰、排酸,到牛肉各部分的分割、储存,要经过30多道工序、8次检疫,全部信息被输入微机编入条形码,每一块牛肉都是带着“身份证”进超市、上餐桌的。正是凭着过硬的品质,科尔沁牛业获得中国首家有机牛肉产品认证,相继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牛肉供应商。市场不断扩大,也带动了周边几万户农民养牛致富。
“保障食品安全,必须要确保每个环节不出任何闪失,打造全产业链非常必要。但这样一来,企业的资金压力很大。”李和算起了细账:企业从养殖户手里收购肉牛,一天就需要300多万元资金;而牛肉送到各大超市后,返款往往需要两三个月,仅这一块就占压资金上亿元。加上母牛繁育、饲料种植、现代化牧场建设、牛肉加工生产等,整个投资下来还得十几亿元。这几年,企业已经从银行贷款6亿多元,但资金缺口依然很大。
去年9月,正当科尔沁牛业为钱发愁时,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找上门来,经过细致考察,表示愿意以2.5亿元作为股权投资,支持企业发展。“这是多年来我们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一下子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李和说,今年初这笔钱到位后,企业马上投入到现代化牧场建设,现在上万头规模的牧场已经建设完工,很快就可以养牛了。
有“国字号”背景的中农基金进入后,还引导并带动了其他社会资本。今年上半年,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出资2.5亿元,以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科尔沁牛业。这些资金都是中长期投资,与企业共进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实力,而且降低了融资成本,企业负担大大减轻。
作为财政金融支农的创新方式, 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由财政部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2012年12月,4家发起人各出资10亿元,基金首期规模为40亿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发展基金。
“中农基金具有国家基金功能,既不同于传统的财政无偿投入,也不能像纯商业投资那样什么赚钱投什么,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吴文军介绍,中农基金以支持服务“三农”为基本定位,努力实现政策导向与市场经营有机结合,重点投资于成长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发展项目,并带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在我们最困难、企业处于亏损的时候,中农基金决定投资入股,确实体现了国家对农业领域的政策扶持。”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立力表示。
2013年3月,我国出现了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随之家禽市场迎来“倒春寒”,活鸡销售几乎停止。江苏立华牧业作为龙头企业,每年养鸡规模约1.6亿只。鸡卖不出去,农户损失3.5亿元全由公司承担,短短几个月公司就亏损了2亿多元。“这一状况还要持续多久,企业能不能撑得住,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关键时刻中农基金投资2亿元,与企业合作共渡难关,是需要一定勇气的。”程立力说。
“投资亏损企业,我们也顶着很大压力。但我们看中的不仅是立华牧业实力和未来发展,还有企业对4000多家农民养鸡户的带动作用。”吴文军说,立华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种鸡基因库,研发能力强,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在行业中领先优势突出;同时,它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可以让普通农民很快掌握养鸡技术,平均每户年收入可达9万元。
吴文军介绍,去年,基金管理团队共接洽筛选项目532个,最终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对比,基金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完成出资的投资项目9个,筛选比近60∶1。目前,中农基金总体运营顺利,已完成对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投资,投资总金额14.47亿元,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资和农机5大门类,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引领作用:更好地让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与传统的财政投入方式相比,基金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二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循环投资、滚动发展。”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近年来,财政“三农”投入在逐年增加的同时,涉农资金多头下达、零敲碎打、平均用力、撒胡椒面等日益成为突出问题。基金这一运作方式,将为财政支农探寻市场化路径、解决涉农资金“散、小、乱、杂”,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今年3月,国内第一支具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的种业基金——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在北京成立。基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发起设立,首期规模15亿元,基金重点支持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促进提高种子企业的育种能力、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市场营销能力,进一步提升种子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基金不仅在财政支农中开始扮演重头角色,在其他领域也日益担当重任。为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近日安排资金20亿元,与地方政府联合参股,吸引社会投资者出资设立49只创业投资基金。
“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对于创新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白景明认为,很多基金带有公益色彩,投资时间长、回报率低,基金要实现良性循环、滚动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但从目前看,不少基金存在规模偏小、资金接续困难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基金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丽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