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医疗救助“降提扩联”四举措防范因病致贫风险

15.01.2017  09:04

      谯城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已经连续第10年列入政府民生工程项目。2016年该区采取“降提扩联”四措施完善救助政策,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16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6614人次;发放困难群众临时救助金62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032户次,有效防控因病致贫风险,筑牢医疗扶贫的“暖心墙”。

        一是降低救助门槛。拓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全年资助33340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代缴新农合参合金500.1万元,确保民政救助对象参合参保率达到100%。

          二是提高救助水平。提高救助封顶线,特困供养人员年封顶线由4000元提高到8000元,低保对象年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重特大疾病,低保对象年封顶线由6000元提高到8000元;其他救助对象的年封顶线由4000元提高到5000元。重点救助对象年度限额内医疗救助资金占经各种医保补偿后合规医疗费用比例达70%以上。

          三是扩大救助范围。救助对象已经从最初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实现应助尽助,并重点加大对重特大病以及重残儿童救助力度。

          四是实行“一站式”互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加强医疗救助系统和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在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优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实效,“一站式”即时救助系统已经覆盖全区3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发挥医保制度的整体效能。


上报单位:亳州市谯城区民政局
信息作者:刘义山 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