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水而动,重铸生态文化名城

30.12.2014  19:36
   中国绿色时报12月30日报道(记者  王建兰)  12月11日,《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开始在甘肃省政府网站进行公示。《规划》提出,敦煌拟升格为地级市。
  这让中国林科院的科学家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2010-2011年,由中国林科院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蒋有绪领衔开展的“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所提“政策建议”中的第一条就是:建议批准设立“大敦煌生态文化经济特区”,按地市级行政管理。这一建议在今天有望实现了。
  科学家所说的“大敦煌”,相当于汉代“敦煌郡”管辖的范围:河西走廊最西端,以疏勒河和党河流域为核心,东接嘉峪关,西临库姆塔格沙漠,北抵马鬃山,南依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即当今酒泉市管辖的瓜州县、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和玉门市,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牵挂。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甘肃时,曾语重心长地说:“要拯救两个地方:一是民勤,二是敦煌。它们都被沙漠包围着,决不能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和第二个楼兰。”
  敦煌是连接中原与南亚、中亚及欧洲文明的纽带,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而绿洲面积仅占4.5%。今日敦煌,水资源严重匮缺,风沙危害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文化遗产受损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蒋有绪说,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受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过快增长、未合理利用水资源、经济发展方式落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明确的区域发展定位、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兼顾各方利益的统筹协调机制。
  为此,蒋有绪等科学家希望从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和体制机制上,解决疏勒河、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问题。2010年,蒋有绪院士领衔,中国林科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以及甘肃省林业厅等相关单位近40位专家学者,启动了“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早在2007年,中国林科院就牵头开展了为时3年多的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和实践成果,“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可说是其成果的延伸。
  本次科学家们探究的是大敦煌的产生、发展和繁盛的历史沿革,旨在揭示其自然、人文和谐的内涵,研究其在现代社会的定位以及文化发扬光大的途径。内容涵盖大敦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西部多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科学家们从大敦煌生态区划、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研究、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开展了一年多的调查,分别与当地政府领导、基层干部群众及各界人士展开座谈与研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科学家们提出,建设“大敦煌生态文化经济特区”。即以敦煌为中心,统筹疏勒河、党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节水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用5-10年时间,把大敦煌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西北地区生态文化中心。
  蒋有绪说,水是大敦煌的生态之基、发展之要、生存之本。因此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制、市场等多种手段,科学管水、配水、用水和调水。加快实施“引哈(大哈尔腾河)济党(党河)”调水工程以及水资源配置工程,协调好疏勒河、党河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的分配,构建以现代水权制度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
  目前,大敦煌水资源的现状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每年超采地下水3.9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若借鉴以色列和我国新疆发展节水、设施农业的经验,采取退耕还水、推广节水、循环用水和定量配水等综合措施,农业节水潜力可达5.5亿立方米。
  此外,生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和特种矿业是支撑大敦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因此科学家们建议,精心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以及清洁能源、特种矿业和特色农牧业基地。
  生态文化旅游包括,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飞天壁画和雕塑艺术,以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等为代表的边陲遗址,以鸣沙山、月牙泉和雅丹地貌为代表的大漠风光,以及遍布整个疏勒河、党河流域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精心打造点、线、片有机衔接的黄金线路,形成内联外合、互动多赢新格局。
  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特种矿产业发展包括,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绿色瓜菜、优质肉奶等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并适度发展特种矿产业,推动敦煌走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新路。
  科学家们还建议,筹建大敦煌特区,进一步提升其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完善旅游基础,打造文化旅游特区,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满足旅游景点的可达性、观赏性和安全性;确保生态安全,流转灌溉用水为生态用水,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制度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和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形成自然、文化遗产长效保护机制。
  中国林科院院长、项目咨询专家张守攻说,“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不仅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甘肃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而且对促进甘肃省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与锻炼,以及中国林科院的学科和人才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今日敦煌,先后出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等相关规划与条例。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2014年3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目前,敦煌正在打造“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放在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敦煌,诚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所说,“一个伟大的过去,蕴藏着一个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