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促新亮点·芜湖篇】加快推进调转促 奋楫争先立潮头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这3个芜湖发展主旋律中不绝于耳的关键音符,在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渐渐被芜湖市委、市政府调为“最强音”。“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的全省“一盘棋”中,芜湖将如何布局“关键子”,抢占制高点,争当排头兵?
事关未来的战略抉择 加快迈过转型这道“坎”
就在2014年,有着“长江巨埠”之称的芜湖,翻开了港口经济“聚变”发展的崭新一页。随着芜湖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的请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该市境内19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焕发新姿,成为更具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经济“大动脉”。
升级蜕变的长江港口,是江城经济日趋活跃的一个缩影。内生型经济蓬勃发展,外向型经济风生水起……近年来,芜湖奋楫争先,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二,GDP增速“领跑”全省。尽管各项经济指标都有着不错的成绩,但在全市范围召开的各种形势分析会和经济运行调度会上,“质量”、“效益”已经取代“规模”、“速度”,成为新常态下的最热词。
专业人士在“把脉”芜湖经济运行质量后认为,当地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一产不高、二产不优、三产不大”的问题。“一产不高”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二产不优”表现为占GDP总值近70%的二产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特别是电线电缆产业,产值徘徊在300亿元左右,爬坡迈坎的压力很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块头”不大,占规模工业比重不到30%,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不够。“三产不大”表现为三产发展速度虽然在全省领先,但比重较低。除了产业结构需要优化调整之外,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创新发展模式、转换增长动力同样刻不容缓。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芜湖,遇到了一道必须越过的“坎”——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经济发展无法再“唯规模”“唯速度”,而是要“换挡爬坡”,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在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上,进一步则海阔天空,退一步则一泻千里。可以说,“调转促”不仅是芜湖一直以来的重要发展经验和成功实践,也是破解当前难题、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更是引领未来、增强后劲的主抓手。
加快“调转促”,芜湖拥有三个层面的诸多重要机遇。从国家层面来说,长江经济带、皖江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有利于芜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要素资源,不断开辟转型升级的新空间;我省被国家列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芜湖作为合芜蚌试验区重要成员,可以通过先行先试,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制约,改造升级芜湖的产业版图。在省级层面,省委省政府一直对芜湖发展寄予厚望,要求芜湖拉高标杆,做好示范,同时也在许多重大政策上有倾斜支持。从自身发展基础来看,芜湖已初步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机器人、新型显示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以及鸠江开发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三山开发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高新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福高铁、宁安客专已经开通运营,长江二桥、商合杭高铁、民航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对外交通有望实现质的突破。
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精准发力厚植新优势
结合当前产业实际和“十三五”发展预期,芜湖研究制定了《芜湖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省调转促行动计划的意见》和10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这些指导性文件明确了“调转促”的整体框架和目标要求,指明了思路、方法和重点,找准了突破口和切入点。
按照芜湖“调转促”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该市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最终打造一个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成长性高、潜力大、带动性强,在引领、带动和支撑产业转型过程中,能够实现“一子落、全盘活”的效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发力,“从无到有”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在芜湖早已从思路转化为实践。
在芜湖“国字号”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集聚区中,龙头企业埃夫特建成国内首条机器人批量装配线,去年销量位居国产机器人企业首位。它当仁不让地扛起大旗,迅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芜集聚,促使该市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渐成规模之势。以生产农机装备为主的中联重机,致力于现代农机基础性技术和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利用云数据和智能控制,实现了农机作业、运营和服务的联网一体化,成为当地现代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按照方案,芜湖将集中资源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现代农机、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光电信息、生命健康等8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其中2个左右突破千亿元,3个左右突破50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群星闪耀”,以四大支柱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也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巩固提升竞争优势。自2010年启动战略转型的奇瑞汽车,实现了品质、技术、品牌和管理的全面升级,产品品质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还在去年12月18日迎来5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国内首个迈入500万辆规模的自主品牌车企。海螺集团通过推广应用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处理技术等,着力将传统产业打造为循环经济产业。奇瑞、海螺这两张芜湖“工业名片”,瞄准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与它们方向一致,更多的传统产业企业,都将借这一轮“调转促”的机遇,实现凤凰涅槃或破茧新生。
如果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芜湖工业经济增长的“双引擎”,那么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将成为支撑该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两支重要力量。芜湖计划在“调转促”行动中,同步推进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打造“欢乐芜湖”为重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同时,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让农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
在芜湖“调转促”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中,除了优化产业结构之外,还有提升质量效益、扩大经济总量、人均指标迁移等,提出到2020年,力争芜湖经济总量由现在的2300亿元迈上4500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突破3000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美元。围绕这些目标,10大重点工程也各有侧重,不仅瞄准重点产业发展,还将突出创新驱动、民营经济提升、园区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振兴、质量品牌提升、人才高地建设等重点环节和关键要素。
激活千千万市场细胞 凝聚“调转促”最大合力
“如果当初没有政府入股和孵化扶持,我们的原创科技成果就只能留在实验室。”通过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引入国内的程敬卿,带领国内一流的再制造技术团队来到芜湖高新区,成立了鼎恒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尽管手里有“金种子”,但由于巨大的资金压力,好产品无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了帮助鼎恒渡过难关,政府部门和芜湖高新区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公司申请国家风险投资基金500万元和500万元贴息贷款,解了鼎恒的燃眉之急。
类似程敬卿的经历,在芜湖并不鲜见。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强化“一企一组一策”,不断优化企业服务成为具有芜湖特色的务实举措。为了确保转型发展的“规划图”落到实处,芜湖接连亮出实招,从狠抓项目建设、优化企业服务、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为“调转促”创造良好环境,凝聚社会合力。
芜湖发挥项目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命线作用,围绕“调转促”的目标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谋划了一批牵动性、引领性、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库,争取列入国家、省里大盘子。同时,对全市在建的800多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加强调度,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提高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芜湖还建立了统一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放大担保系数,积极搭建银企投资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
为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芜湖积极出政策、提效能,使拥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或创业项目在芜发展如鱼得水。2015年芜湖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人才特区建设水平”的15条意见。专门设立了3亿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5亿元众创创业股权投资基金。芜湖还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贴息、研发补贴、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芜湖在这一轮“调转促”行动中,加快转变职能,提升政府效能。通过“互联网+政府服务”,把政府办事大厅搬到了家门口,大力推进网上审批,让群众和企业足不出户办成事,为“调转促”提供环境支撑。同时,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完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推行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等,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金昌龙 张逸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