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出奇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调研庐江手撕书法技艺人孔明惠

28.07.2014  15:52





  本网讯(束婷婷)一张A4大小的宣纸,三分钟之内变成一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字体,你们相信吗?今年七月中旬,安徽大学历史系史学研究会团队开始了在庐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在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队员采访了庐江手撕书法的开创人——孔明惠。

  首先,孔明惠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这一技艺。手撕书法是一门建立在深厚的书法功底基础上的艺术。技艺人必须深刻领悟书法的精髓,做到心中有字,才能进行手撕的创作。“手撕书法要从大处着手,小处收拾。创作每个字时要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字撕好后,还要用含防腐功能的浆糊粘贴,这样一幅作品才可以长久保存。

  之后,孔明惠向队员们展示了自己的近期作品,这是一幅用真、草、隶、篆、行五种字体,以唐诗三百首为主要内容创作的手撕书法长卷,计划长度为500米,目前已完成300多米,最晚于明年完成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针对队员们非常关心的技艺传承问题,孔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附近的小学义务教授书法和手撕书法课程,我想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来练习书法,关注手撕书法这门技艺。同时我也让我的孩子加入进来,让他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孔明惠还谈到了自己在艺术生涯的感悟:“艺术创作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世俗的诱惑,不必太注重结果。要学会享受追求艺术过程的孤寂和美好,享受创作的过程”。最后,孔先生当场演示手撕书法,队员们随意说出一个字,孔先生都胸有成竹地在三分钟左右就创作出来。字体笔锋精道,令队员们连连叫绝。

  上午的调研在队员们依依不舍的告别声中结束了,在这里队员们感受到了一位民间艺人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今天上午的访谈确实受益匪浅,我们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向孔明惠先生一样,摒弃浮躁,专心致志地做好做精每一件事”,团队队员黄静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