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能否遏制抄袭之风?

20.05.2014  13:07

  5月过半,春意盎然的大学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论文答辩高峰期。随着“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普及到各个高校,近几年的这个时节,一句“你查重了吗”,往往会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泪流满面”。

  学校“查重”,自检先行

  “你查重了吗?”

  “查了,幸亏自己先查了一遍,要不就‘挂’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北京某高校研三学生岳雷“庆幸”地说,“第一次查出来的重复率是24%,超出了学校的要求(20%),于是把标红(查出抄袭的段落)的地方删改后再去查,结果是8%。这回肯定没问题了!”

  说到这儿,他的室友王安平接过了话茬儿。他说:“如果过不了学校‘查重’的结果,我们可能会被延期毕业,因此,同学们都会先在‘淘宝’上自检,没问题了才能放心地交到学校。”

  “自检的同学多吗?”

  王安平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说道:“我们班一共30多人,据我所知,没查的少于5个。”

  对此,记者上网进行了调查。仅以“淘宝网”为例,在其首页搜索“论文查重”,共显示出4140个结果,收费标准各异,有3元/万字,也有1元/千字,甚至还有超过200元的查重服务。而高居淘宝销量榜第一位的“Paperpass论文检测系统”的价格为1元/千字,截至记者发稿,已有16万多人付款,近12万人收货。另外,销售量在千次以上的“查重”店铺还有近百家。

  “查重”软件,为何如此火爆?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赵洁指出,很多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论文答辩,防止“技术层面”不过关,都会在校方正式“查重”前进行自检。“对于东拼西凑完成论文的同学,‘查重’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重复之处,‘改头换面’后即可通过学校的检测。而那些认真做论文的同学,也会先行自检,图个心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论文“查重”,治标不治本

  “因为‘查重’,我基本把论文改了一遍。”去年研究生毕业的张宇睿至今仍对“查重”心有余悸。研三期间,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求职上,论文则是在导师三番五次的催促下,花了十多天临时拼凑出来的。“自查重复率超过了50%,只能从头开始改——换说法、改语序,实在没辙就整段删,‘调’了三天,才勉强通过。”

  众所周知,“查重”旨在整治学术不端行为,改善论文抄袭盛行的风气。现在看来,“查重”,真的这么有效吗?

  “事实上,‘查重’由来已久。以前主要是依靠导师和评审教师的记忆去‘查重’,但个人的积累和记忆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现在凭借技术手段‘查重’,不但提高了效率,也挤压了学生投机取巧的空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指出,“查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学术研究的氛围,但其终究只是一个作用有限的辅助软件。

  南开大学副教授陈鹏也认为,“查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抄袭问题。“现有的‘查重’软件往往是将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建立一个数据库,与被查重的论文进行文字对比,但这种方法对于三种抄袭的识别度有限:很多查重数据库无法涵盖海量书籍内容,所以对‘抄书’的效力有限;由于软件主要依靠对比文字,将相同观点变换说法,就会出现查不出来的情况,所以,其对‘抄观点’的效力有限;此外,由于中外语言的表述方式、语序等存在差异,所以外文文献‘翻译’式抄袭多数情况下同样可以逃过‘查重’。”

  “上有学校查重,下有自检市场。”赵洁表示,火爆的市场、巨大的购买需求直接说明了“查重”软件并非解决大学生论文抄袭问题的根本举措。

  多管齐下治理抄袭之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抄袭’之风,还须多管齐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表示,须在完善“查重”的基础上,明确抄袭的具体细则,让学生了解到何谓抄袭,以及抄袭的处罚及严重后果,比如建立终身追究制,与此同时,做到查处人性化,建立申诉制,要给“误判”的嫌疑人以申诉渠道和机会。此外,还应加强组织建设,在学术诚信委员会里建立学术监督常设委员会及办公室,常年负责监督监控,分享根治抄袭、剽窃的经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的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目前,从研究生招生,到课程设置、论文答辩,导师只有很少的发言权,最后变为虽有导师负责制,导师却不负责的情况。

  陈鹏也认为,高校扩招之后,每位教师指导的论文数量增加了,使得教师平均花在每篇论文上的时间、精力整体变少,导致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应增加优质师资,他们在专业领域的造诣较高,阅读了本专业的大量文献,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动态,对学生的论文是否抄袭、观点是否借鉴,有充足的辨识力。”

  “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尤为关键。”陈鹏强调,应多方合力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要设立专门的学术诚信讲座、训练,更应有学校的教师、行政官员身体力行的诚信示范。“学生应当从多角度的教育中获得学术诚信的激励,使他们在学术诚信的鼓励与学术投机取巧的鞭策中建立信念。”

  “‘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其核心是品德。其次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再次才是传授学生以知识。但今天的教育恰恰是本末倒置,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发展能力,更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人格!”谢小庆指出,改变抄袭风气,应从“根”上做起,重点发展学生的人格品德、好奇心和创造力,挽救和重构教育的“传道”功能。

  “要下决心改变应试教育扭曲学生人格发展的局面,改变目前学校中只讲‘格物致知’而不讲‘正心修身’的局面。”谢小庆说。

责编:蔡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