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情结”导致论文买卖交易蔓延

28.10.2014  10:46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论文买卖被曝光多年,曾有报告指出,中国的论文买卖交易已达10亿元规模。论文买卖交易用途除了人所共知的评职称外,也开始延伸到高校的学生中。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大多数高校奖学金评定与发论文挂钩,而且,准毕业生们跨越保研、出国等“门槛”时,论文被“异化”为资格准入的敲门砖。本为鼓励学生科研的这些政策,却成为中介圈钱的工具。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不问优劣,中介张口要价几百元到上千元的版面费,而一份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起步价竟达2万元。

  论文买卖交易的背后,实质是教育和学术评价的“论文情结”。我国高校不但对教师考核、评职称,提出发表论文以及论文发表期刊档次的要求,也对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提出论文要求,一般来说,本科生都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如不通过就不能毕业,在本科生评优、保研中,发表论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于硕士研究生,不但要求撰写学位论文,而且要求在读期间撰写、向期刊投递出论文(有的高校明确要求要发表),研究生评优中,发表论文的评价权重极高;而对于博士研究生,则明确要求必须发表几篇以上论文,否则不予答辩。

  以上论文要求,表面上是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实质是对人才培养进行简单的量化评价,根本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在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对博士生,也没有提出在读期间必须发表论文的要求,而是重点考察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而对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不要说不需要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相当数量的大学连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也没有。以发表论文代替正常的教育和学术评价,引导学生还没有多少学术积累,就想方设法发表论文,结果大多论文是粗制滥造。

  也许有人担心,没有毕业论文要求、不在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学生的质量从何保证?这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问题,由于老师不投入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课程要求不严,撰写、发表论文就成为“把关”的重要手段。而在国外,并不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把关,老师的平时教学要求就十分严格,很多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读多本参考书,而且有多篇课程论文要求,只要学生能完成课程要求,就可顺利毕业。

  要求学生发表论文,却不重视平时的课程教学,结果导致发表论文的弄虚作假和买卖交易。耐人寻味的是,学校在评价学生的论文时,并不会认真阅读论文本身,分析其学术价值,而只看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在什么期刊,这是在乎论文,还是在乎论文发表?我国一些高校对研究生提出论文发表要求,有很大程度是为提高本校的论文发表数量,这和重视教育和学术质量无关。

  因此,不论是评职称中的论文买卖,还是学生群体的论文交易,都须打破“论文情结”,不能把论文发表作为评价学术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关注平时的课程教学,远比简单地用论文发表作为考核标准更重要。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