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才俊与世界同频共振

09.12.2014  11:36

    中外学生在林岛大会上与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蒂莫西·亨特面对面交流。

  2004年夏天,位于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美丽小城林岛,首次迎来了一群略显青涩的中国“学霸”——赶来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林岛论坛”的中国博士生代表团。

  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创办于1951年,是世界上唯一每年举办的诺贝尔奖得主论坛,目的是为年轻人搭建与科学大师见面交流的平台。每年夏天,大会都会邀请十几位甚至几十位诺奖得主,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青年学生,让他们同频共振。

  至今,中国学生参加林岛项目已10年。10年来,当初参与大会的一些年轻人已崭露头角,活跃于各科研领域。他们在与诺奖大师们的交流中取到了什么真经?中国青年科学家能不能成为下一个诺奖获得者?记者近日走进负责中国林岛项目的中德科学中心,对部分当年的参会者进行了采访。

   在诺奖大师身上,感受人格魅力与科学精神

  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同时与一大群亮闪闪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面对面交流,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激动?紧张?幸运?或许都有。而如果你是一名初出茅庐而又抱负远大的青年科学家,那么,你肯定倍感激动和幸运,因为对于一个诺奖科学家来说,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眼光无疑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无疑对开阔视野大有裨益。

  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林岛项目的这群中国学生,就是这样一批幸运儿。

  在许多中国人眼中,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接近于神话般的人物。在第一次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之前,奚婷婷也曾这样想。

  2008年,在当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即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奚婷婷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次与他们交流,奚婷婷很紧张,但这种紧张感很快消失了。因为她发现,这些大师们似乎很好交流,“平平常常,一样爱说爱笑”,并没有想象中的古怪、固执,唯一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对科学的无比热爱。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魏潇凡2011年参加林岛大会,当时她也是一名博士生,至今仍记得当时的许多细节。其中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罗德·克罗托在演讲中的两句话让她受用至今:第一句话是“我从来只做我感兴趣的事情”,第二句话是“我从来都是全力以赴地去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如今,这两句话也成了她的座右铭。

  在曾参加2006年林岛大会的清华大学教师张翀的印象中,他所接触的每一个诺奖得主都极富个性,一点都不呆板。比如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波兰裔科学家罗德·霍夫曼,他同时是一个诗人,上台演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科学已死”,让台下的学生们大吃一惊。而另一名诺奖获得者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则让人震惊——他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周要工作超过100个小时,否则就别做科研了。

  在张翀看来,这种个性其实就是舍我其谁的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在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他们对热爱的事业可以不顾一切地为之付出努力。

   在与世界的碰撞中,激荡出思想的火花

  在参加林岛大会的博士生代表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么一生一次,要么一生N次。这是因为,每个博士生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能以非诺奖得奖人的身份参与林岛大会。如果想重返林岛大会,唯一的方法就是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每一个参加林岛大会的中国学生,都有一个诺奖梦。而对于这些青年科学家来说,要想成为诺奖大师这样的顶级科学家,首先得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思维,具备广阔深远的国际眼光,而林岛大会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想碰撞的机会。

  2005年参加林岛大会的吴佳妍,就是在这里“碰”到了自己现在的研究方向。在大会的一次晚宴上,她遇到了一个叫瓦尔特·科恩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这是一位极少的以研究量子化学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这位诺奖大师堪称传奇——他一生都在不断地做学科交叉。量子化学本身就属于一个需要很深的数学和物理学背景,同时能解决化学问题的学科,也因此,诺奖委员会此前很少关注这个领域。而在获得诺奖之后,这位“神人”又开始搞和计算、信息学相关的研究,完全“交叉”到了一个离原来的研究范围很远的领域。

  科恩当时讲了一句很俏皮的话:“当我找工作的时候,得没得诺奖对我没什么帮助,因为这个新研究领域的人压根不认识我。”

  这种敢于把自己“归零”的勇气让吴佳妍很受启发。科恩的一席话,让吴佳妍从原来的量子化学的研究方向,一下子“交叉”到了生命科学领域。如今,吴佳妍已经成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员。

  在与参加林岛大会的同龄人的交流中,同样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曾参加过2005年林岛大会的赵磊看来,与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交流,可以看到自己的同辈是怎么做学问、发展成长的,对自己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同伴教育。比如在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赵磊认为科研就是在两个事物间找联系,而中国学生所找的联系的范围就比西方学生的要窄,这正是自己需要弥补的缺陷。

   未来的诺奖获得者,或许在这群人中间

  在林岛大会,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素养。全世界的年轻人碰在一起,总会有一些激情的事情发生。

  魏潇凡还记得,有一天晚上他们一大群学生在博登湖边聊天,不知怎么就突然来了灵感:月色这么美,湖畔又这么安宁,我们为什么不高歌一曲来歌唱一下祖国呢?

  “因为那天晚上我们刚参加完音乐会,女生都穿着旗袍,男生都穿着西装,在河边排成三四排在那儿唱,唱《茉莉花》,唱《东方红》。”魏潇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那个时候特别骄傲,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觉得我们代表中国来到了德国,能在这里与世界顶级的大师交流。”当时,恰好有一位德国的记者经过,一下子就被这群学生的举动吸引了,还采访了他们。

  中德科学中心德方常务副主任赵妙根10年来一直在负责林岛项目。在他看来,这10年来,中国学生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信程度越来越高,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同学沟通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科研眼光越来越开阔,科学观念也不一样了,更加注重科学的精神品味……

  中德科学中心德方主任顾英莉今年刚刚接触参加林岛大会的中国学生,她说,“中国学生在参访过程中对科学和学术表现出的兴趣、提出问题的深度和活动中的表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中德科学中心中方主任鲁荣凯介绍,参加林岛大会的中国学生除了在国外直接报名的以外,都是从国内100多家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是中国青年科研工作者中的精英,未来中国的诺奖获得者,很可能就从他们中产生。

  199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曾在林岛大会上对青年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为你们而来的,你们才是这儿的真正主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群年轻有为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将会以另外一种身份重返林岛……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