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让旅行“说走就走”
一机在手 游客出行更趋自由化、个性化
在省城一家民企工作的马俊男是一位资深“驴友”,谈及过去一年的旅游花费,她点开手机,通过App“记账本”,很快算出了总花销——1.68万元。“花费有点大啊”,说话间,她又点开了一个客户端,电子地图上插着密密麻麻的小红旗,“插小红旗的都是我去过的地方,每每看到这个,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
“手机已成为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搜攻略、查天气、订票务、订酒店、找美食、找路线等等,几乎无所不能。”马俊男感叹道。
从事设计工作的杨晔是一名“70后”,他告诉记者,最早出游时是跟旅行团,行程交由旅行社安排,后来选择自助游,出发前在电脑前搜集、比较大量攻略,提前预定目的地周边的酒店、餐饮等。现在,还会在目的地选择上花些心思,但是行程的计划性没那么强了,因为酒店、门票、机票、餐饮等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预定,真的是说走就走,说停就停。
“现在的手机客户端功能定位很精准、操作也很人性化,满足了游客多样化、自由化、个性化的出游需求。自驾游不认识路了,有地图导航;想尝尝当地美食,直接搜附近餐饮,团购的话还有实实在在的优惠;找酒店,输入类型、价位、入住时间等条件,一目了然;订门票或车票,在线成功支付后,凭验证码即可换票或直接进入;需要与外国友人交流,点开科大讯飞的‘灵犀’,你说中文,它会自动翻译……”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东和分析说,随着生活水平和旅游理念的提升,人们厌倦了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更青睐讲究品质的自助游,而借助手机实现的行程智能化,进一步催热了自助游市场。
业态变革 线路产品更趋分众化、精细化
“从线下到线上是互联网旅游的第一次转身,大量攻略和游记在互联网上分享,票务、酒店开始通过网上订购,之后是旅游线路和产品;从电脑屏到移动屏,是互联网旅游的第二次跨越,相比较固定的电脑屏,移动屏的操作更便携、更适合分享和无缝切换,于是,我们看到旅游App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李东和分析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线旅游的移动应用软件已有上百个,许多企业移动端新产品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国民旺盛的休闲旅游需求摆在那里,移动互联技术已奉上餐盘和刀叉,我们还等什么呢!”某手机旅行软件联席总裁李鑫介绍说,过去,一家旅行社在一个地区只需采购几款酒店产品;今天,他们与成百上千家酒店、餐厅达成关联,产品线路的设计也日趋分众化、精细化。
面对互联网旅游的冲击,传统旅行社也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中谋求转型。2014年,安徽万达环球国旅的“私人定制游”业务迅猛增长,较上年翻了一番。“私人定制游其实是个人自助游的‘升级版’,自助游虽潇洒,但也劳心费神。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为客户量身设计旅行线路,并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导游、翻译、司机等服务。这种‘保姆式’的个性服务,满足了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游客对品质游的期待。”总经理徐华玉介绍说。“线上也好、线下也好,终究要看产品线路的质量和带给游客的体验。我们近期加大了自由行、半自由行产品的研发,让游客掌控自己的行程,享受自由自在的美好旅游体验。”安徽中青旅市场总监张广辉说。
智慧服务 出游保障更趋及时化、立体化
“‘手指上的旅行’是大势所趋。我们不仅要完善交通、接待中心等硬件上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更要完善智慧旅游、安全提示、信息预警等‘软件’上的公共旅游服务。 ”省旅游局负责同志表示,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智慧旅游工程是推进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的重要任务”。《意见》细化了构建集全省旅游信息发布、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实现旅游与交通、公安、商务等数据信息共享,加速旅游支付电子化和便利化进程等实际举措,明确提出:到2017年,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旅游集散中心等主要旅游场所实现免费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
李东和认为,一些旅游企业和景区的宣传营销、服务手段还很传统,需要尽快补上智慧旅游这一课。“酒店整体环境还不错,但是服务员态度比较差。”类似的游客点评散落在旅游移动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上。而这些亲身体验者的评价将借助移动互联网迅速扩散,影响其他游客的选择。倘若旅游企业对“差评”无动于衷,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反馈,其人气指数便会下滑。“e时代,不能再搞大篷车式的营销推广。 ”黄山市旅委负责人介绍,该市加大“指尖营销”力度,建立了80家涉旅单位参加的旅游微博发布厅,组建了由100多个微信公众号组成的旅游微信广场,每天定时推送旅游图文资讯,开展“大黄山”美文美图征集、徽州晒秋直播大赛等活动。
节假日拥堵拥挤问题,对景区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不少景区正在借助智慧旅游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实时发布景区人数、车位、路口、天气等资讯,客流量大时,及时预警并为游客提出新的出游方案。 ”李东和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