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非法网贷平台的吸金骗局

16.10.2015  12:38
        沿街旺铺或高档写字楼里装潢豪华的投资咨询公司对外宣称新型P2P平台,用制作精美的标书,以高额的利息诱惑投资者。从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经侦大队获悉,在近期侦破的两起利用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嫌疑人利用上述手段向近500名投资者集资5500余万元。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一些非法P2P坑人招数得以曝光。
  损招一:装点门面蛊惑人心
  为了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显示公司实力强大,一些非法P2P平台做足“面子工程”。“租用沿街旺铺或者藏身于高档写字楼里,把办公室装修得高端大气。”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今年5月田某某等人报案称,他们在庐阳区新天地国际中心的安徽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最后血本无归。这家投资公司老板李某某租用了整层写字楼,虽然员工不多,却搞了好几处办公室。
  同样面子工程,在查处的另外一起案件中,为了吸引投资者,犯罪嫌疑人阮某某特意花费5万元购买P2P网络借贷平台软件。“什么在线咨询、公司新闻、产品简介做得非常专业。”从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该公司注册会员800余人,实际投资会员300余人,最终因资金断裂1400余万元投资款无法收回。“这些公司前期在工商部门注册时,经营范围只是信息或者投资咨询,根本没有吸存或放贷业务,但是对外宣传都是‘某某金融’、‘某某财富’。”办案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些公司对外夸大注册资本,其实根本没有实际出资。
  损招二:夸大收益以假乱真
  真金白银的面子工程目的是能把资金吸收进来,而后面就开始在收益上做文章。“目前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25%,而这些P2P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在推介时往往是夸大收益率,一般都说在15%以上,且不会有风险。”办案人员说,为了表示诚意,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就特意招聘客服人员在庐阳区高档小区附近采取社区宣传,且瞄准了投资辨别意识较差的老年群体,如发放宣传单、赠送礼品等,同时邀请老年人去公司现场观摩。这些投资者去公司一看,就容易相信上当受骗。除了社区宣传外,李某某还要求公司客服人员将触角伸向QQ群,发布投资信息,一旦有人咨询,他们就会极力说服投资者注册。
  还有些P2P公司为了让人相信其实力,往往先推荐短期的金额不大投资项目,并正常支付利息,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继而吸收大额资金。集资到一定规模,这些P2P公司突然关门跑路,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损招三:虚拟对象自鼓腰包
  P2P主要是指网贷公司作为中介平台,为出借方和融资方进行合理匹配,网贷公司并不能直接经手资金。但实际上,很多皮包公司都是假借P2P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
  庐阳经侦大队查处的两家P2P公司,都存在利用虚假第三方企业或者个人进行发标,向社会集资,其实投资者投入的钱,最后都进入了公司老板自己的口袋里。
  但是无论怎么运作,借来的钱总是要还的,到期后,这些公司就面临巨大的兑付压力。被私自挪用的钱回不来时,公司老板只能极力说服客户延期兑付,继续投资,承诺延期继续计算收益,或者继续扩张,开新公司,用新募集的钱还旧账,最终雪球越滚越大,窟窿也越来越大。
  办案民警提醒投资者,投资前对于P2P平台本身的资质、信誉要做调查,不能只看营业执照,听信业务员推介,否则非但不能获得收益,还会给自己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