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安徽“十三五”规划纲要

19.05.2016  11:36

    中安在线讯 (记者 孔令晖)5月18日,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有关情况进行深入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纲要》提出“1+7”发展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33个具体指标,其中GDP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达到3.6万亿元,努力向4万亿冲刺。

  提出了“1+7”的发展目标 GDP冲刺4万亿

  《纲要》提出了“1+7”的发展目标。“1”是总目标,就是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是指七个分目标,分别是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总量扩大、人均指标前移、文明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制度体系健全。

  《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33个具体指标,预期性指标20个,约束性指标13个。GDP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达到3.6万亿元,努力向4万亿冲刺。财政收入与GDP增长同步,达到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3.86万亿元。力争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700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城市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降低,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4.5%。

  创新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0家

  围绕创新发展,《纲要》提出具体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合芜蚌为依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到2020年,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

  除此之外,《纲要》对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实施创业创新、制造、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智慧能源、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互联网+行动,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建成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有较大影响力的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高地。

  协调发展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

  《纲要》提出,在城镇化方面,坚持城乡统筹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国家即将出台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为契机,加快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新生中小城市和新型城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战略转换。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35%,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庄。

  绿色发展 2020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纲要》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具体任务。“十三五”要“标本兼治”,推动环境管理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标”就是要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项行动计划,“本”就是强化生态文明这条红线,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治理、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四大制度”建设,到2020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开放发展 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00亿美元

  《纲要》提出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等具体任务。重点是要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开放总体布局,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积极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努力在融入国家“三大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建立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开放型经济上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00亿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达到180亿美元,累计对外实际投资达到100亿美元。

  共享发展 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纲要》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5项具体任务。重点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健康安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