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源更要有好思路!休宁县郑湾村脱贫指日可待

10.08.2016  03:42

云海竹深处,烟雨有郑湾。

这里山川秀色,这里竹海茫茫,这里茶园荡荡。这是休宁县榆村乡一个小山村——郑湾村的真实写照。郑湾村,从屯溪市区坐公交可直到当地,自驾车只需20分钟;一条郑湾岭,把郑湾与市区隔在了两边,这边是丘陵山区,那边是河谷平原。这里是徽开古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黄山市质监局等单位对口帮扶的市级贫困村。

这里有这么好的资源优势,有这么好的区域条件,为什么群众就是富不起来一直是当地干群心中的困惑?当了6年村委会主任、刚担任村书记的程世龙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郑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好的,村民大多都住在山上,森林覆盖率高,茶叶相当有名,竹笋那是响当当的。随着开放的步伐快了,但人们的思想慢了,慢了就落后,落后就贫困。”

路子理清了,总得有个出处,人不能穷一辈子。思路得变!

路是致富根:村民卖山货更方便

村民朱发兵坐在家门口,一边拿着手机用WIFI看电视剧一边和笔者闲聊。“现在的路好了,都是水泥路到市区,把笋啊、茶啊带到市区去卖,也能挣点钱。闲暇时贩点野生猕猴桃、金英子什么的,收入也不少。季节上有什么,我就卖什么,反正比以前路不好的日子强多了。”春笋春茶时,下坑组的朱发兵每天凌晨都骑着电动三轮车,把前一天收购的黄泥笋、鲜毛峰及其他土特产带到市区去卖。“这个房子也就这前几年存了点钱才重新盖的。”望着自家的房子,朱发兵很自豪。他对修路的前后对照感触很深。谈起路,同属安庆人的村支委郑八斤有同感:“这几年,主坑、下坑、养竹坑、姚家、响亭、莲塘庙等好多山坞路都进行了拓宽硬化,基本实现了100%车能进组、90%路到门口的目标。村民家有多少钱我不知道,但谁家把房子给重新盖了,我晓得。”“路好了,我也把菜卖到这条源里,反正每天基本卖光回家。”正在给村民称菜的程水平对笔者说。菜贩子程水平每天都会骑着三轮车把新鲜的肉菜送到郑湾的各个村组。

  支部是主心骨:贫困户在家也有活干

“家里的这点山场有老婆在家做做就够了,我和儿子在外找点活干干就好。”目前,朱新南和他的儿子在杭州开出租车。郑湾村在杭州建了个流动党支部。支部平时是党员的学习平台,更是为村民寻找工作的载体。自2015年成立以来,为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了解,该村目前在外从事出租车、旅游接待、务工等行业的占三分之一人口左右,特别是架子工、钢筋工、水泥工等更是形成了行业连锁。

青壮年劳力都出去了,家里的老弱怎么办?29户低保户,6户五保户,4户困难户,这一直是压在村两委心头的一个担子。村民朱永裕因多年前在外务工时不慎摔下,导致这一辈子都只能坐在轮椅上。“世龙啊,我家刚领的小猪仔有一只快不行了,你来帮我看看。”朱永裕给村书记程世龙打了电话。“小猪是因为天热,猪舍不太通风中暑造成的,我去叫卖家给看看。好好养,过年了,你家如果猪肉不好卖,村里村投公司帮你卖。”原来今年村里为这39户贫困户都发放了2头猪仔,下一步还将给每户贫困户发放800元饲养补助,以帮助他们能获得一些收成。

今年快50岁的贫困户吴国有因患小儿麻痹症,自小就腿脚不利落。原先还学了一门理发的手艺,因身体的原因,四里八乡的村民都愿意到他的店里理发,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行了,渐渐的理发店也关了门。看着别人都能为家出力,他也很急。程世龙对他说:“不要急,我们村两委已经商量好了,聘请你为村里的保洁员,就日常保持村中主干道的日常卫生,工资一月1000块,怎么样?”“好,好,好……”吴国有含泪答应。贫困户朱永康的妻子患病,长期服药,每年仅此一项支出在两万元以上,为了照顾体弱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他又不能出去务工,怎么办?“村里给我找来了机床,给屯溪的龙华工贸做来料加工,做螺帽,同时还让我在双连塘的上塘无偿给我养鱼,日子总算有了盼头。”30多岁的人留下感激的泪。今年,共产党员程惠忠在村两委的引导下在屯溪开了个利信家政服务公司,专门给住院病人提供生活护理和车辆接送等服务,生意红火,解决了10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贫困村出列就在眼前了

近年来,郑湾成立了村投公司,建成了村民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广场和业余党校,修了6条村组道路,安装了40套太阳能路灯,新建桥梁2座、停车场4个,建立了100亩香榧基地、100亩油茶基地,泉水鱼养殖中心一期工程今年3月竣工,二期工程拟投入25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即将开工建设,201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完成5.8万元。望着村头的农民文化广场,还有14个月任期就满了的榆村乡挂职党委副书记、郑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金灿灿很感慨:“一晃就快两年了,郑湾的脱贫路很坚实。贫困村出列就在眼前了,但村民的期望尚很殷切,村里依旧任重道远啊!你们忙,我再去低保户汪排进家看看去。”(朱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