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片区应急和流动监测演练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29.08.2016  20:03

  2016年8月23日至25日,2016年度的西南地区地震系统应急协作演练和应急流动观测演练分别在贵阳举行,西南片区的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西藏地震局派出5支代表队共86人参加演练,贵州省地震局王尚彦局长、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尹光辉副司长、监测预报司王飞处长现场指导演练,贵州省地震局副局长陈本金任演练总指挥,中国地震局测震学科组和应急指挥专家组专家现场做技术指导。

应急联动实战演练高效快速   8月23日8时0 分,模拟在贵阳市修文县(东经108.55°,北纬28.95°)发生6.0级地震。8时30分,演练指挥部办公室迅速给出《地震影响快速评估图》《震区基本情况》和《辅导决策报告》,分别以《灾情简报》《灾情快速评估》《地震应急处置建议》向有关方面汇报,按程序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和启动地震应急协作联动机制。演练指挥部向西南5省(区、市)参演队伍发出指令,命令各省参演队伍立即赴灾区现场开展灾害调查、评估与科学考察。     各参演队伍赴灾区途中,启动了视频会商系统和灾情获取系统,实时进行灾情会商和传回现场灾情调查信息。18时30分,灾区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参演队伍返回演练指挥部。19时20分,演练指挥部召开会议,听取稆参演队伍现场工作汇报,安排部署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21时10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出炉,预设演练科目顺利完成。     中国地震局应急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高级工程师申文庄做了演练点评。此次演练,首次使用了地震现场指挥平台和手持终端、无人机进行现场灾害调查。   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出席演练总结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将地震应急协同联动演练与地震流动观测演练合并开展,各省代表队克服时间短、科目多、任务重的困难,长途奔袭,紧密协作,达到了检验工作、锻炼队伍、交流经验、磨合机制的效果。   应急流动观测演练有条不紊   8月24日 8时35分,模拟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东经106.61°,北纬26.65°)发生5.7级地震。8时40分,演练指挥部办公室向西南地区各省(区、市)地震局参演队伍发出应急流动观测指令,各参演队伍迅速携带野外流动观测设备设施奔向指定区域,针对不同环境搭帐篷、架台站、组台网。9时10分起,现场架设的流动台站数据开始汇入到地震流动台网中心。10时20分,现场流动工作站、流动观测台网转入正常运行,顺利完成演练预设科目。     演练过程中,中国地震局测震学科专家组专家进行现场考核,对照流动观测规范进行认真打分和跟踪技术指导。现场流动观测转入正常后,专家组又召集各参演队伍开展现场观摩和交流。此次地震应急流动观测演练,5支代表队共架设5个流动观测台网中心、5个固定台站和10个流动台站。     演练结束后,演练指挥部召开总结会议,各参演代表队汇报参演情况和开展经验交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思研究员代表专家组对演练进行了精彩点评。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王飞处长到位指导,对西南地区地震流动观测演练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流动观测工作演练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