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 做强“小微”主体

08.03.2016  07:16

   采访对象: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联盟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秘书长 王盛

  怀远县商务局副局长 赵允辉

  记者: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营造氛围培育主体是关键。农村电商的市场主体主要有哪些?

  王盛:农村电子商务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借助电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是鼓励农产品借助电商发展上行,走出农村迈向全国。基于这两个层面,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包括将触角下沉的知名电商第三方平台渠道企业,以及农村原有的商贸、供销、邮政等传统企业转型而成的农村电商企业;还包括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巾帼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他们开网店、搞微商,体量小,数量却众多,将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力军。

  记者:当前农村电商市场主体的结构、数量、质量出现了哪些变化?

  王盛:2014年以来,商务部、财政部先行先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动农村电商百花齐放。在农村市场流通层面,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渠道下沉,纷纷在各省布局农村市场。同时,地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也开始加大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增强商贸流通企业在农村网点的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加大对农村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力农村电子商务。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农民对微平台的应用。对一些农村青年来说,微商创业成本低、见效快、使用方便,推广效果也相当不错。总体看,农村电商还需要进一步协调、融合发展。

  记者: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短板主要是什么?如何补齐?

  赵允辉:人才短缺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短板。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大型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亟需了解国家政策导向、能够引领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专家、研究性人才。中小微商、网店也普遍缺乏足够的运营、美工、推广等技术人才。

  补齐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短板,既要“借脑”发展,引进外来人才,也要注重培育“本土智慧”,培养出“不走”的专家。要通过政府奖补,鼓励电商孵化企业为中小微商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培训,培训要注意针对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对政府决策者的培训、对零基础的创业者的培训、对成熟网店主的培训等要分开。在人才培育上,政府以及孵化企业应当注重梯度培养与集聚,政策应更加精准发力。

  王盛:当前,农产品商品化不够也是短板。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很难市场流通。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以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规模化,应是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还需破除小农意识,注重强强联合,对长远发展做出一定规划,尽快抢占品牌与标准的制高点。

  记者: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应当避免哪些误区?

  赵允辉:建设产业孵化园区应避免贪大求洋、盲目建设,要面子,更要里子。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短期规划,不同阶段要实现不同目标效果。

  农村电子商务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的培育,不能仅由商务部门推动,更需要农委、经信、市场监管、宣传、共青团、供销社、邮政等多个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为他们营造宽松氛围。在鼓励本土电商企业的同时,还要引进外部电商服务企业、电商相关行业企业,实现充分的竞争、合作,让市场成为检验农村电商发展的主场。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