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的竹竿“兄弟情”
有一段“亲情”,它并不“亲”,有一根杆子,它叫竹竿;是“亲情”和“竹竿”让他们成为“亲兄弟”。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成为了“天衣无缝”的“兄弟组合”。他们就是李必生和唐家余。
几乎每个星期,安徽天长市的街道上都会出现这样一对老人,他们一前一后,右手共同握着一根纤细的竹竿——86岁高龄的李必生走在前面,是个聋哑人;后面的老人扶着李必生的肩膀慢慢行走,他叫唐家余,今年68岁,自幼失明。
35年前的李必生虽然不能说话,但心灵天长市手巧,精通理发。一次偶然的机会,唐家余上门体验了一回李必生的手艺,从此结下了毕生的友谊。唐家余想得很简单:“因为我俩一样,都是残疾人,所以能互相搀扶”。
一个看不见,一个听不着,往往是老唐摸索到老李的位置,用手比划着传达信息,这种无声的友谊锤炼出兄弟俩的默契,“比如他摸摸上衣口袋,就表示要交材料了”。
“他是我的眼,我是他的嘴。”唐家余这样形容他们“天衣无缝”的配合。
成了忘年交,隔三差五的串门成为了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老李帮着老唐做做家务,老唐陪着老李唠唠嗑。在唐家余看来,“老哥听不到我说的,但至少不会孤单”。
唐家余50岁后,李必生也老到提不动剪刀,兄弟俩的友谊逐渐维系在这一根一米长的竹竿上。
两家相隔一里多路,相扶着要走20多分钟,路边休息时,唐家余会将李必生紧紧扶住,“他老了,大腿有毛病,又有哮喘病,实在不敢带他多跑了。”对于这位有些“安静”的老兄,唐家余口气里满是不放心。
2013年,李必生得了一场大病,唐家余便每天摸索着来看他,端水喂药。
每个月的补助下来,两人约定好同去信用社,李必生牵着竹竿给唐家余带路,能说会道的唐家余则负责与工作人员交流,办理相关手续。
“有一次老李去取钱,信用社那边要身份证复印件,他没懂,于是就和工作人员急了起来。”唐家余回忆道:“后来他就跑过来找我,我们一起去了信用社,我听明白后又用手势比划给他看,他才明白。”
闲暇时光,兄弟俩常窝在唐家余的房间里,守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如果有好听的扬州剧,老唐就会手舞足蹈地介绍起剧情,老李则时不时点点头,笑一笑,“听”得很入迷。
两位老人光棍打了一辈子,友谊却日久弥坚。这种邻里之情,兄弟之爱令身边的人很是感动,大家都自发地为他们出一份力。
唐家余每天早上四点半有起床晨练的习惯,于是街坊邻居成立了“安保小分队”,每天七八个人将老唐夹在中间,同他一起行走四公里。
民政办主任刘安则是二人家中的常客,“这声音我一听就知道是他”,老唐告诉记者,一有补助政策下来,政府第一时间就想到他们。
相隔不远的社区诊所则是兄弟俩最喜欢呆的地方,“有电视看,有空调吹”,俩人往往在诊所里一坐就是一下午,“在这里看病他们都不收我钱的”,唐家余告诉记者。经营这家诊所的刘伯仲则轻描淡写:“老兄弟俩不容易,咱能帮一点是一点”。
如今坐在屋外的条凳上,唐家余自信地告诉记者:这竹竿他们会一直牵下去,直到“老得走不动路了”。(创富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