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日报》整版报道我校财经智库服务地方发展

19.12.2015  23:31

  《蚌埠日报》12月18日第五版《深读周刊》以《高校智库地方智囊》为题,整版对我校财经智库服务地方发展进行了重点报道。现将内容转载如下:

编者按

蚌埠拥有12所驻蚌高校,科教资源在全省排名第二。多年来,与城市共生共长的高等院校一直是蚌埠人自豪的城市名片之一。如何将高校的智力资源、实验室资源,融合到蚌埠地方发展之中,校地双方互动中如何实现共赢,近年来已成为驻蚌高校和我市相关部门不断思考的问题。

尤其在高校智库“”推地方发展方面,今年年初《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出台后,政策的东风开启了蚌埠与高校合作新的更多可能。而在高校开放实验资源方面,有的驻蚌高校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深读周刊将围绕高校与地方如何互动共赢,对高校智库与地方发展、高校敞开实验资源能为本地企业带来什么等话题,邀请部分高校掌门人、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以及蚌埠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双方进一步深度融合互动进行探讨

校地合作进入“蜜月期

临近学期末,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成文比往年更加忙碌。“本周内要完成对蚌埠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初步评估,作为未来规划的依据。”马成文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受蚌埠市发改委委托,率团队参与编制我市十三五规划。对高校教授参与规划编制,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评价说,当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了学术理论的支撑,如同拨云见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马成文的忙碌并非个例。就在本月15日,安徽财经大学皖北发展研究院院长胡登峰与阜阳市发改委签订了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振兴课题的合作协议,并立刻着手沿淮河调研当地的经济状况。在此之前,安财曾受阜阳市政府委托,参与编制专项发展规划,这是第一次以协议的方式对两者的合作加以固化。

如今,高校主动参与地方研究课题,已经成为我市的常态。从2014年开始,市社科联向社会发布《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下称“指南”),聚焦政治理论与蚌埠依法治市建设研究、经济新常态和蚌埠转型发展研究,接受驻蚌高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和社会群体申报。在去年申报的117项课题中,有66项立项;今年申报课题141项,立项75项。“以应用型对策研究为主,包括基础性研究;既有命题作文,也有自由发挥。申报者可以带着自行研究的课题来申报,只要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益,就可以审批立项。”市社科联主席胡兵告诉记者,高校教师是申报课题最为活跃的群体。两年来立项的课题中,约二分之一由高校教师申报。这其中,又以安财、安科、蚌埠学院数量最为集中。

更令胡兵惊喜的是,“指南”如同试金石,各驻蚌高校通过课题的申报,以各自的学术特色形成了特色智库的雏形。“比如说,安财很擅长金融、经济等宏观视角,蚌埠学院在淮河文化研究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安科的特长在农业等相关领域。”胡兵认为,随着蚌埠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阶段,对高校智库的需求日益强烈,智库建设同样走到了关键节点。“在发布‘指南’,以及立项和结项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高校积极参与的热情,也能感受到各级党政机关求智若渴的迫切。”胡兵说。

一组来自安财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10年到2014年,学校共接受政府、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项目近180项。“较之前五年,有大幅度的增加。”该校副校长周加来告诉记者。

蚌埠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斌从2002年进入该部门工作。作为党委的智囊团,他一直希望与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他看来,驻蚌高校各院校的研究领域,几乎囊括了城市发展所需的各个门类。如果专家学者能完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对城市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刚到政研室不久,就看到蚌埠学院一位教授撰写的加快蚌凤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印象十分深刻。”张斌告诉记者,十来年的发展,与建议中的许多内容不谋而合。“建设高水平的智库,高校有潜力、有实力,也有能力。”张斌认为,十八大提出依法执政、科学施政,就建立在学理、法理的基础上。

平台建设中的校地实践

在今年市社科联发布的“指南”中,蚌埠学院获准立项15项。对此,该校一位负责人表示,“指南”体现出地方政府在智库建设方面的探索,让高校有了发挥作用的直接平台。

而在胡兵看来,“指南”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集聚各方力量,各方学术力量可以自由选择课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我们特别鼓励组成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力量,实现学者、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地方与高校之间的联合攻关。”胡兵认为,智库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仅仅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

在高校智库的建设中,也有高校的主动作为。今年5月,安徽财经大学集中发布了包括12部子报告在内的年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从2005年起,该校首次编写《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之后种类逐年增加,对当前安徽经济社会整体、区域、行业等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进行详尽分析,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有系列报告做招牌,安财已经与多个地市形成深度合作。对此,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高开华评价说:“在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方面,安徽财经大学是省内高校的优秀代表。希望更多高校和安财一道,发挥智力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各驻蚌高校都已认识到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并有所行动。大部分高校以建设研究院的形式,横向联合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聚焦问题精准发力。

以安财为例,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省级安徽经济预警运行与发展战略系统创新中心,以及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皖北发展研究院、中国合作社研究院、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和徽商研究中心等五个专业研究院。通过将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相结合,在业内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在省社科联主办的《咨政》2015年第24期上,封面显著位置刊发了安财教授撰写的《新常态下加快培育安徽招商引资新优势》的提要和点评;该校有关合作社经济的数篇报告曾先后获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要领导的批示,成为该校智库建设的典型成果之一。今年,安财被省教育厅选为全省十大智库,也是唯一的财经类智库。

随着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日益深入,还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走出书斋,以到党政机关挂职等形式,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安财党委书记姜利军认为,智库学者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也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在点对点的合作中,更能体现各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想成为优秀的智库学者,实践是不能省略的关键一步。

挂职的教授带回地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了问题导向的针对性研究;也带回鲜活的研究课题,为科研和教学接上了‘地气’。”姜利军告诉记者,近3年学校已陆续选派50余人到各部门挂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各说各话”的艰难“兼容

尽管高校作为智库参与地方建设,为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尽管我市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指南”也迈出了智库建设的第一步,但高校还未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是当前必须直视的现状。

对此胡兵坦言,在上报渠道的建设、智力产品的应用、机关与高校组成联合研究力量等方面,与设想仍然存在差距。“虽然课题已经结项,但迅速应用于实践,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还很少。”胡兵认为,没有建立起送达决策者案头的通道,加之缺乏对智库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估认定,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接不畅”是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的。因为隶属不同的管理体系,高校和地方政府早已形成了各自的“圈子”,横向交流多,纵向交流少。所以许多高校在学术圈十分活跃,形成的学术成果受到了业内的肯定,却因为没有固定的、畅通的渠道传递到政策决策者层面,而无法落地。“在目前的合作中,有的是通过学校的官方渠道找到我,有的则是之前有过合作,直接找到我。”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副院长唐敏告诉记者,通过私交形成的合作,很容易导致人走政息,只有建立起可操作性的制度,比如签署战略性协议将合作固化,才能保证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

对此,胡兵有着同样的看法:“必须将专家论证作为党政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在包括资源整合、经费拨付等方面创新机制,才能推动智库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接不畅的不仅仅是渠道,安财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会恒直言,高校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回避。一方面,高校的评价体系中,职称是最为重要的学术评价。但目前的职称晋升仍然与科研论文、专利成果直接挂钩,对政策贡献和实践影响力却考虑很少。激励措施的缺位,直接导致绝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继续将重心放在科研教学。

而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多年的学术训练中,习惯了论文式的写作风格,调研报告动辄数万字。对于工作繁忙的政府官员来说,根本没时间细细品读。“我有个同学在美国,从事过一段时间政府智库的工作。她告诉我,越是顶尖的智库,形成的结论越是言简意赅,直中要害。”张会恒说。

对这一现象,安财科研处处长盛明泉毫不讳言:许多高校教师目前还无法胜任智库型学者的要求。“智库型学者不仅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更要熟悉政策和实践。必须克服传统研究的局限,注重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和特殊性。这一点,校方也有责任加以引导和强化。”盛明泉说。“高校不了解地方中心工作,地方不了解高校学科特长。”采访中,张斌也提到,制约智库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缺乏整合各方力量的平台,在信息公开等许多方面,政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契合地方实际,必须有大量数据作为研究的支撑。尽管信息公开提了很多年,但政府网站上往往只有宏观数据,细项的具体数据很难通过公开查询的方式得到。”张斌认为,机关大都只掌握本部门工作的数据,当专家收集多方数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类似的壁垒,不仅影响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可应用性,也容易导致高校感到地方政府对“引智”缺乏主动性和热情,阻碍两者的进一步深入合作。

智库起步后的发展之思

必须清醒认识到,建成高校智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胡登峰认为,尽管地方与高校的合作日益密切,但远未达到制度化的程度。而智库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必须有三个前提:一是政府、高校双方强化制度建设,加以引导;二是党政机关定期向社会公布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并对研究经费加以保障;三是将咨政咨询作为政府决策前置环节,畅通高校参与的渠道。针对以上问题,胡登峰也提出了解决方式,一是政府每年征集热点问题,论证后列出课题清单供高校教师自由选择;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室力量,双方合作进行开放式的研究。

对于胡登峰提出的开放式研究,采访中多位受访对象都有类似想法。“基于现实的复杂性,智库研究的课题也是综合性的,必须多学科、多单位联合才能高质量完成。”张斌认为,由于缺乏整合各方研究力量的平台,所以高校学者在接到课题后,仍然是以一人为核心力量的个体式研究。另外,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一个地方政府和高校合办的研究院。“现在最为迫切的,是需要一个部门牵头,将党政机关和高校请到一张桌前坐下,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张斌也提出,党政机关了解当年的中心工作,熟悉本地实情,如果能将高校和机关“混编”,将学术“顶天”和实践“立地”结合,显然能发挥1+1>2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深度合作会推动平台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事实上,张斌的设想与市社科联正在进行的工作不谋而合。采访中记者获悉,市社科联计划明年开办《社科咨政》刊物,及时将结项的成果报送相关党政机关,供决策者参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研究成果不能落地的问题。此外,市社科联还在谋划不定期举行专家学者和党政机关公务人员的交流座谈会,促进彼此的了解,实现智库服务的针对性。

智库成果作为智力产品,市场和经费是绕不开的话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部分地市已经通过出台政策的形式,对智库研究经费加以保障,促进智库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研究成果难以量化,张会恒甚至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可否由官方在全省乃至全国建立类似淘宝的平台,公布不同领域专家的特长,政府可以在平台上自由选择智库专家。合作结束后,还可以根据结果给予评分,作为未来其他机关合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高校评定职称等方面的依据。“智库并非一顶帽子,而是提供高质量智力产品的机构。”胡兵也指出,当智力产品被决策者采纳,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智库才能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的智力支撑。而推动智库建设,需要的不仅是整合资源、创新制度,在打破学科壁垒、发挥集成优势,探索合适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及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靳瑾)

   

          (撰稿:党委宣传部 金再华,审核:党委宣传部 李超)